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军回援(1/2)
等到那锦囊密信在堂上传阅了一个遍,上到袁绍,下至幕僚,全都默不作声。【更多精彩问】所谓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实在无过于此了吧?
大司马实在觉得脑仁都快崩出来了,咬着牙,摁着太阳穴问道:“如之奈何?如之奈何?”
许攸琢磨片刻,问高览:“这信怎么得来的?”
“其信使为我军拦截所得。”
“人呢?”
“已乱箭射死于追击途中。”
许攸一听,便对上头道:“主公,信使必然不会只有一人,主公在看这封密信的时候,想必朱广也拿到手了。”
他这本是无心之口误,但袁绍却听得脸色一变:“你说什么!”
“幕下一时口误,主公莫怪。”许子远慌忙道。
沮授还拿着那封密信,再三看了几遍之后并没有发现什么暗号之类。再者说了,纵使有密语暗号,人家会这么轻易让你看得出来?但这并不妨碍他从另一个方面来质疑:“主公,黑山贼的异动,会不会与此有关?”
袁绍非但没有回应这个问题,反而投之以凌厉的目光。沮授看得吓了一跳:“这只是幕下随意猜测而已。”
郭嘉见状接过话头:“主公,这信中所言几分真几分假且不论,张辽不日便将抵达邺城,这不会有错。现在没有必要去猜测张燕的用意,反而应该提防邺城里的人是在借张燕这个由头拖延时间。”
袁绍听了这话,真个五味杂陈。闷了半晌,吐出一句话来:“后撤?”
“不!”郭嘉断然否决。“虽说虚实不明,但王师一旦后撤,张辽便可与邺城会师,他是唯一能够号令朱广旧部的人,主公万万不可冒这风险。”
袁绍仔细一想,深以为然,起身快步上前,直到郭嘉面前问道:“那依奉孝之见?”
此时的郭嘉毕竟还年轻,不到历史上在曹操幕下经天纬地的程度,话到嘴边,却又犹豫起来。
倒是袁绍鼓励道:“直说无妨。”
郭嘉抬头看了他一眼,终究下定决心道:“不管承认与否,现在不管是邺城那帮人,还是黑山飞燕,对于王师的态度其实都不明朗。不怕他们各怀异心,就怕他们暗地里勾结!”语至此处,见许攸已经作势欲驳,他急忙举起一个手指“请让我把话说完!”
许子远见状,只得闭了口。
“但有一个办法,可以澄清这潭浑水,看看水底下到底有什么!”
袁绍眉尖一挑:“奉孝有何妙讨,速速讲来!”
“齐周贾诩等人至今没有开城投降,理由是受黑山军骚扰,朱广未能安葬,其旧部不好安抚。那好,既然黑山军如此嚣张,甚至派兵抵近城池,那主公不妨让城内外冀州军自行解决黑山飞燕。”
袁绍闻言不语。
许攸本来憋着一肚子话,但听郭嘉这么一说,反而点头道:“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张燕靠不住这已经是事实,且让他们先打,不管谁胜谁败,坐收渔利的都是主公。王师,只需要堵防张辽的回援即可。”
沮授突然叹了口气。
对于这个幕僚,袁绍真的很难喜欢得起来。不是说他没有才干,而是……你随时哭丧着一张脸,这瞧着也晦气!
他不问,郭嘉倒不敢轻视,请教道:“公与先生?”
“若邺城不动手,如之奈何?”
郭嘉一时无言,片刻后道:“若不动手,则说明双方确有勾结。彼时,就只能暂退,静观其变。”
与此同时,邺城,左将军幕府。
朱广正在跟他的亲信们共进午餐,每人面前只一盘菜,一钵汤,一碗饭,标准的“工作餐”。不是堂堂左将军小气,而是他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使者归来,谁还有心讲究?
把汤喝得一滴不剩,朱三舒了口气,见气氛实在压抑,他刚要说几句玩笑,便见一武官火急火燎往堂上冲来。
“将军,张中郎急报!”
这句话一入耳,连朱三在内,堂上四人同时起身,终于!总算有文远的消息了!
朱广问也不问,风一般窜下堂来,一把接过武官递上的锦囊拆开来看。一旦览毕,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