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回家(一)(2/3)
有人家愿意将女儿嫁于李建,李建本就有些刻板,少话语,学儒学多年也未得到县学推荐,名声不显,便无人理睬。自从李烨上京当官后,消息传到东海县,李建也被县学推荐明年到长安参加科举绝色大召唤。家中上门提亲的人便络绎不绝,这时母亲反倒嫌弃起人家,想着有朝一日,大郎金榜题名时再谈婚论嫁不迟。但李建还是有自知者明,知道这一切都是别人顾及李烨,交好李家,并非是李建真凭实学。母亲这样做也同样引起了李建的反感,但李建孝顺,不敢忤逆母亲的意见,只好不语,但是李烨并不知道这些,也不清楚母亲的意思。
李烨座在堂前,在众人面前也不好多说,连忙答道:“全凭母亲的意思”。
见李烨乖巧,母亲脸上露出喜悦之色:“这些年家中的事物,都是吾在操劳,大郎苦读诗书,稍有成绩,今年底便要上京赶考,三郎这件事情还要多多操心才是”,李烨那里知晓母亲的心事,其实母亲也知道,李建这点才学根本就无法考取功名,但心里那里肯认输,便想让李烨在京城疏通一下,给李建谋取一官半职。
听母亲这样说,李烨也大致明白一些母亲的意思,母亲敲打李烨,是担心李烨富贵忘家。“这事何劳母亲费心,三郎自会安排”,不就是母亲见李烨在京城当官,也想着给自己亲生的儿子谋求一个官职,这事有何困难。要官不难,想必李烨跟田令孜提出要官,田令孜还欢欣鼓舞,就是不知道别人会怎么看待李建了。
李烨转身询问大郎,以后可有打算,李烨想看看,李建是什么想法有何打算。李建犹豫道:“这全是母亲逼孩儿,某现在还不想做官,只想着再学习一段时间,然后再去考虑做官的事情,三郎就不必费心了”,李建推辞是不想让李烨为难,同时自己的确还小,也不适合做官,但是母亲在一旁天天唠叨,说什么三郎小小年纪已经身处高位,自家的大郎不比三郎差,如何做不的官。
李建不好与李烨说明,但是李烨如何听不出来李建的意思。李烨何尝没有考虑过李建的事情,知道以李建的能力和水平,恐怕考上一万年也未必就能考取功名,加上晚唐科场的黑暗,李建的科考之路,堪比玄奘西天取经。原本,李烨考虑等即墨县的事情稳定下来,在即墨给李建谋求一官半职,本着上阵父子、打虎亲兄弟的原则,让李建帮自己在即墨看着,李烨也放心不少。
李烨倒是不怕李建没有官做,怕的是李建到任做官,应付不过来官府的事物,同时也害怕自己这个哥哥不通人情世故,触犯了上司,到时又要李烨来出面摆平。所以,李烨还是想让李建在自己的手下,熟悉一下,不仅是处理事情的能力,也同时接触一些人情世故方面的事情,有李烨在一旁,别人总不会欺负李建。
想到这里,李烨小心的询问李建:“大郎,既然现在不想做官,可有什么打算”,李烨的想法不错,就是不知道李建有什么想法,还是先问问清楚点好。
“这个……”,李建想了想道:“其实不瞒三郎,某想到临河村小学教书”。
什么李建想做老师,这是怎么回事,李烨被李建搞糊涂了。李建见李烨吃惊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事情要从李烨的国语教材说起,李烨将自己编写的国语教材托闫素民带回临河村交给丁强、严力,可是李烨忘记了两人的语文水平,满以为事情就这么结束了。
可是丁强、严力拿到李烨的国语教材以后,眼就傻了,自己那里懂这些啊!两人一商量,决定去找李建问问,毕竟李建也是在私塾中学过几年的,比丁强、严力要强上许多。李建拿到李烨的书后一看,便喜欢上李烨这种教学的方式了,深入浅出、简单易懂。
一来二去,丁强、严力经常来请教李建,但是两人基础太差,李建教起来自己也感到吃力,最后索性自己跑到临河村给孩子们上课。结果,李建不仅看见了李烨编写的国语教材,而且还见到了李烨编写的数学、物理、地理等方面的书籍,李烨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