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和熹传》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和熹传 () >> 第二十一章 大将军八面威风(中)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35016/

第二十一章 大将军八面威风(中)(2/3)

今却在此时征发兵役,为了远征匈奴而动全国之资,这实在不符合时机。”

窦太后道,“袁卿家是拿先帝来要挟哀家吗?”

“为臣不敢!”袁安朗声道,“但是万民百姓,乃是上天所生。上天爱所生,犹如父母爱子女。天下万物中,只要有一物不能安适,那么天象就会为此发生错乱,何况对于人呢?因此,爱民的,上天必有回报。戎狄异族,如同四方的异象,与鸟兽没有分别,如果让他们混居在中原内地,就会扰乱天象,玷污良善之人。所以,圣时君王的作法,只是对他们采取不断笼络和约束的政策,先帝就是如此行事的。”

窦太后站了起来,指着哀安道,“还说不是拿先帝来压哀家,你是觉得哀家一介女流,不会管理国家是吧,那这个皇位让你来坐好了。”

此时司空任隗出班道,“太后息怒,臣以为北匈奴已被鲜卑打败,远远地躲藏到了史候河以西,距离汉朝边塞数千里,而我们打算乘他们空虚之机,利用他们的疲弱,这不是仁义之举。”

“那么你说什么是仁义之举,此时我兵精粮足,若利用南匈奴灭了北匈奴,可少了边境一患,不是可喜之事吗?何况,哀家也曾问过耿秉,他也说这是千载难遇的好机会,你们这此在朝内吃俸禄的文人,懂得什么是军事吗?”窦太后抬出了耿秉,把矛头又指向了任隗。

尚书韩棱道,“太后,现在刚刚开始征发,物资已不能满足大司农的调度,上官下官互相逼迫,人民的困苦已到了极点。怎么可说是兵精粮足呢?”

骑都尉朱晖也出班奏道,“耿秉是几朝老臣,他只懂得军事,又怎么知道百姓的疾苦和国家的艰难呢?”

京兆人议郎乐恢出班道,“太后,臣本微末小足,本不该如此说,可是群臣和百姓都说此事不可行,而太后却为什么只为窦宪一人打算,因而毁弃万人的性命,不体恤他们忧患的呼声呢!上观天心,下察民意,便足以明白事情的得失了。我担心大汉朝将不再是真正的大汉朝,又岂只匈奴不把我们当汉朝看待。”

窦太后听他如此说,勃然大怒道,“庶子大敢,竟敢如此污蔑我大汉朝,污蔑哀家为国为民的一片苦心,来人,把他拖出去,斩立决!”

几名殿卫立即上前来拖乐恢,袁安和任隗见了,立刻上前拉住道,“太后,乐恢为国家计,即使有错,也只是在言语上莽撞,怎么可以如此虐杀大臣!”

刘肇一直默不作声,此时再也看不下去,出言阻止道,“慢着,母后息怒,乐大人也是为此事建一言,本来也是拿此事让众位卿家讨论,如果因此杀人,对母后的清议不好!”

见刘肇说话,毕竟是皇帝,窦太后才压住了怒火,“罢了,削去官职,永不录用。”

刘肇又道,“众位卿家,太后为此事确实多方询问,集思广益,如今虽与众位卿家的观点相左,却也不失为国家考虑。众位不可言语过激,让太后为难。”

皇帝如此一说,袁安叹道,“陛下,也赞同出兵匈奴吗?”

刘肇回头看了一眼窦太后,见她阴沉着脸,并不出声,心里暗叹道,“众臣只知针锋相对,却不知,母后的心中计议已决,她本是强横之人,又顾念亲情,若不作此行,窦宪必有生命之忧,这是唯一可以救人之法,她怎可放弃。我若与众臣一道,出言阻止,不仅不能见功,还会引起她更大的猜忌,以后在宫中,就更加难以自持了。”

因此,他停了一会说道,“不错,朕赞同母后的意见,当年武帝时,也曾派卫青,霍去病出征匈奴,匈奴早晚为我之患,此时北匈奴孱弱,正是我出兵之机,再则,我们可严令南匈奴不可回到故都,便无后顾之忧了。朕虽年幼,却也知道,得失利弊,众位卿家可不必多言。我看此事就按母后所定,无需更改。”

见皇帝如此说,众臣一时无语。窦太后十分讶异小皇帝的行为,不仅心中大为满意,脸上也现出笑容,夸奖道,“皇帝果然懂事,深体哀家之意,既然此事已定,皇帝你就下旨吧!”

状态提示: 第二十一章 大将军八面威风(中)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