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王朝(2/8)
夷,戎、狄,蛮地方管理:国野制和分封制
目录
简介
历史周人起源
周人崛起
三监之乱
成康之治
西周灭亡
东周建立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东周灭亡
疆域领土区域
行政区划
政治中央制度
封建制度
宗法制度
井田制度
礼乐制度
国野制度
经济
文化百家争鸣
绘画
雕刻
法
音乐舞蹈
科技青铜艺术
玉石工艺
漆器工艺
治铁技术
发明兵器
织绣工艺
帝王世系
展开简介
历史周人起源
周人崛起
三监之乱
成康之治
西周灭亡
东周建立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东周灭亡
疆域领土区域
行政区划
政治中央制度
封建制度
宗法制度
井田制度
礼乐制度
国野制度
经济
文化百家争鸣
绘画
雕刻
法
音乐舞蹈
科技青铜艺术
玉石工艺
漆器工艺
治铁技术
发明兵器
织绣工艺
帝王世系
展开编辑本段简介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酆镐(宗周,今陕西西安),成王五西周中原图西周中原图[1]
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此后的周朝称为东周。而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周朝存在的时间:约前11世纪至前256年,共计约791年,另一说是868年,两者相差一百多年,问题在于周朝的建国之年一直无法确认[2]。周朝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其后秦汉开始成为具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政府的大一统国家。史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3]
在灭商之前,周部落源自华夏(汉)民族,因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亶dan)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下的平原定居下来。生活于渭河流域(陕西关中地区),其始祖姬弃就是被称为农神的“后稷”,《说文》云“黄帝居姬水(一说是陕西关中中部武功县一带的漆水河,另一说位于陕西关中北部黄陵县附近的沮河,两河均是渭河的支流),以姬为氏,周人嗣其姓”,语言为上古汉语,文字采用的汉字字体为大篆。周朝行分封制,周王为“天下共主”。[4-6]
编辑本段历史周人起源
周人的祖先是黄帝曾孙帝喾,元妃姜嫄的儿子弃,即后稷[7]。t商朝初年,后稷的后代公刘率族人从邰迁到磁。[8-9]周人早期居于今山西中南部一带,公刘时,周部落则已迁居于豳(今陕西)。古公亶父雕塑古公亶父雕塑[10]
周人早先并无“周”的概念,氏族以定居的豳为国,国即是城。他们居住稳定,由游牧部族渐变为农耕为主的城邑。自公刘起,又经九世传位,到古公亶父为部族首领时,周人受薰育戎侵袭逼迫,不得不离乡远徙。他们历尽艰辛,越过漆、沮和梁山,迁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就此产生“周”的概念。“周”字最初写法是:上田下口,上下合成,后来演变为周字。周原物产丰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农耕条件优越,经济发展快速。古公亶父造田营舍,建邑筑城,国力迅速恢复壮大。迁到周原以后,周与商有了联系,为了保障部族安全,古公亶父与中原共主的商朝建立起稳定的同盟关系,卑事商王武乙,于商的保护下积聚力量,并且接受了商朝的文化系统,特别是有关于天命的观念,周朝建立之后,这套天命观念经过了周公旦(姬旦)的整理,成为立国的政治法理基础,进而形成了影响后代王朝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