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3(3/3)
翼翼地将布包揭开——包布里面竟是一搐摆放整齐的卷轴,共有六卷!
玄奘重又取了火把,然后很小心地取下最上面的一卷。
随着卷轴的徐徐展开,映入眼帘的是用毛笔写就的弯弯曲曲的文字。
梵文!居然是梵文!
只在卷轴的最后,发现了一列小小的汉文注释:放光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
“阿弥陀佛……”玄奘低低地宣了一声佛号,又打开了第二卷。
同样是梵文抄卷,最后的汉文注释是:放光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六。
后面的四卷都是《放光般若波罗蜜经》,从卷二到卷五。
在这阴暗潮湿而又深邃无比的九老洞里,居然可以看到梵文佛经,玄奘心中的震惊可想而知。
不过他也知道,真正的梵文经典都是贝叶经,像这种写在卷轴上的,显然是抄本。
留下这些经文抄本的,或许是来自佛国的罗汉,或许是来自西域的大德,或许是在此地修行的中原高僧,又或许是虔诚正信的居士。
不管他是谁,玄奘都觉得冥冥之中,有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在看着自己,令他在这一瞬间豁然开悟!
玄奘将这些卷轴重又包好,将包袱小心翼翼地背在背上,又对着那破烂的蒲团顶礼三拜。
他的心中满是虔诚和恭敬,思绪仿佛已飞过那不可思议的时空……
许久,他才重新站起身来,举着火把,慢慢地退出洞厅,沿着洞壁往回走。
一边走,一边在心中思忖着这些经文的含意。
他毕竟是学过一点梵文的,有时想起什么,便停下来,将这些经卷小心地拿出来核对一下,看看有没有可以对得上的……
梵文是古印度的字均起源于梵文。
在造纸术传到印度之前,古印度人是将经文刻写在一种叫贝多罗树的叶子上,因而佛经又被称为“贝叶经”。
贝叶经非常名贵,一般人得不到也买不起。印度佛教徒传授佛经大多是口口相传,而不是像中国这样,师傅徒弟人手一本经书。
在印度,通常师傅手里只有一两部佛经,不是用来教学的,而是用来传承的。师傅临终前,会将这些佛经转给衣钵弟子,让他继续传承下去。
而在这之前,所有的教学都是口授,经书被供奉着,是不能轻易被请出来的。
所以印度僧人的记忆力大都非常了得,常常一张口就是几十万谒。
贝叶经既然如此神圣,要将它带出国门当然很不容易。
首先,携经者必须在佛教界拥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并且需要得到政府的批准和同意。这又要求你必须是高种性者。
佛教讲众生平等,并以此为口号向婆罗门祭司发起挑战。但是种姓制度毕竟在印度根深蒂固,单靠佛教根本无力改变。事实上,很多信奉佛教的统治者也是种姓制度的坚决拥护者。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低种性的僧人,那么你很难成为被国家、被统治者乃至被信徒认可的高僧,你绝不可能随身携带一部佛经,至于将佛经带出国门,更是想都不要想了。
在天竺,经书是不可以随便抄写的,虽然释迦牟尼在很多佛经的后面都说了抄写佛经的功德,但是以印度的社会状况,依然不允许私人随便抄写佛经。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