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正一邪(1/3)
龙在汉族传说中是一种善变化、能兴**、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龙代表着神圣皇权,统治四海之力;而多数蛟却代表着兴风作浪,泽野千里,因此又被称为恶蛟。
古籍记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其名殊多,有鳞者谓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者名龙,小角名虬。小者名蛟,大者称龙。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在神话中是海底世界主宰(龙王),在民间是祥瑞象征,在古时则是帝王统治的化身。蛟龙若遇雷电暴雨,必将扶摇直上腾跃九霄,渡劫后方可化龙。蛟和龙是不同的生物,蛟龙是蛟和龙交而成。虽然都有强大的力量,却一正一邪,有本质不同。
蛟,龙之属也。池鱼,满三千六百,蛟来为之长,能率鱼飞置笱水中,即蛟去。
虬龙,古代传说中的有角的小龙。虬龙是铁之子,是洪荒初开后诞生的第一条龙,他通体红热,仿佛浑身流淌着熔融的铁水,鳞片被犹如脉络般的焰流浮凸出来,有如一块龙形的熔岩。虬龙无翼,但有角,呈螺旋状的双角上无时不刻燃烧着闪热的炽焰,正是这份炽热祛除了洪荒初开的严寒。
虬龙属火,他虽是四初龙中最善战的,却也有着变化无常的性情。夸父和以火为业之人(剑匠、锻工等)信仰他。
烛龙,上古创世神?,据古籍中记载,烛龙也称烛九阴,是人面龙身的形象,赤红色,身长千里,睁开眼就为白昼,闭上眼则为夜晚,吸气为冬天,呼气为夏天,又能呼风唤雨,不喝水不进食,不睡觉也不休息,它是神话中的神兽,又名烛阴,也写作逴龙。人面龙身,口中衔烛,在西北无日之处照明于幽阴。传说他威力极大,睁眼时普天光明,即是白天;闭眼时天昏地暗,即是黑夜。
蟠龙,指的是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神话中,蟠龙是水龙,被认为居住在东方的湖中。与蛟龙一样,和雨与水有很深厚的关系,但顶多只有保证所在的泉水不枯竭。
上古时期,天逢大旱,太阳曝晒,碧绿的庄稼田成了衰草地,翠绿的树木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枝杈。大地失去了生机,饥民遍地,叫哭连天。
东海龙王的第十五个儿子蟠龙时常偷跑到人间游玩,龙王知道后非常生气,就将他交给三元仙君严加管教。他聪明好学,三元仙君视他为宠儿,把那套看家本领——变幻莫测的仙术全教给了他。一天,他又偷偷地跑到人间玩。可是,眼前的景象使他大为吃惊:已是播种季节了,田地里连个人影都不见,他看到失去了生机的大地,心象捅了刀子。他不再玩了,用三元仙君教给他的仙术,晃起那条灵巧的尾巴向空中扫了个半弧。
霎时,天空布满乌云,接着“哗哗哗”地下起了雨来。甘露滋润着大地、滋润着人们的心田,男女老少都涌向街道、原野。仰起脸来,让大雨尽情地淋个够,人们在雨中挥舞着,欢跳着……蟠龙降雨过后,那片绿色的世界又恢复了。人们相互祝贺道喜,感激神龙。看到此情此景,蟠龙不愿再回龙宫中去过那寂寞无聊的生活了。
他整日地巡回在千山万岭之中,旱了就给人们降雨;看到木船触礁,船工被恶水吞没,就引来水鸟为行船引路;看到凶恶的野兽成群结队在山里横行,危害百姓,他就天天将这些野兽驱逐;看到流行的疾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就在大山上种下大片大片的药材……
就这样,他不分昼夜地为人们忙碌着,为世世代代的人们造福。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而蟠龙却累死了,他的长长的躯体躺在了平度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由于他躺下时头枕在南方的土地上,那双明亮的眼睛也就留给了南方的人们,所以南方人的眼睛变得锐利起来,能看透山石,看到地下的宝藏,识得风水地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