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真是应怜”(1/2)
迟疑片刻之后,毓敏说道:“我懂了!你家这玉,和我所持的这玉,并不单单只是皇帝在民间留下遗珠的身份信物,而是寻找和开启那只奇怪玉匣的机关钥匙!”
“这玉匣或许就是一只,又或许不止一只。我今天就答应下来了!李老太君!马夫人!倘若我找到这玉匣的线索,第一时间就来知会你们!”
毓敏之所以这么说话,是因为她意识到了:凭着她现有的情商和决断力,她是跳不出雍正乾隆两难的这个泥坑来的,她根本做不出正确的最终选择。
与其绝望挣扎,还不如置之不理,专心去对付那些自己能够对付得了的事情,譬如寻找这个玉匣的下落。
至于要不要帮雍正,又或者帮着雍正的敌人们早点害死雍正,这种事情想也想不明白的,倒不如索性装个鸵鸟,听其自然发展。
李老太太听到毓敏做出这样的承诺来,眼神一亮,却并没有立即加以赞许,而是沉吟道:“那么……皇帝那头又要怎么去说呢?”
老太太毕竟是深明人情世故,她知道疏不可以间亲。毓敏格格跟雍正皇帝之间的关系,恐怕不只是四爷爷跟侄孙女儿那么简单,因为有了衔玉之事,大家都会猜测毓敏格格跟皇帝之间的血缘关系,比皇帝家谱上所记的更加亲近得多。当然,这是谁也不肯当面点破的,这是个半公开的不可说的秘密。
既然毓敏格格跟皇帝之间是如此之亲,至亲之人相互之间自然会时常触动感情,一个**觉得爷爷待她特别好,特别感动的时候,只怕是什么话都会冲动说出口来的。
所以老太太必须审慎看待此事,她不放心毓敏格格日后见到皇帝的时候,能否守得住今日这段机密。
老太太是想要得到毓敏格格拿得出一个更有说服力的投名状来。
仅仅只凭觉悟,仅仅只凭着一时脑子发热冲口许下的诺言,并不足以取信于人。
其实毓敏一开始就没有猜错:老太太是明确知道玉匣的下落!老太太今日跟毓敏见面说话,就是有诚意想要跟她合作,把玉匣的去向告知于她。但是,老太太全家公然诽谤大清皇帝,早已是个死罪,老太太从来就没有幻想过七岁的小格格能够真的保守这个秘密。
曹家三代四口人能够继续活着,靠的并不是保守这个秘密。曹家对于雍正皇帝的怨谤之意,那是不需要保密的,根本就遮掩不住。
曹家三代四口儿一直没死,靠的就是这个玉匣。这个玉匣子一天没落入雍正皇帝之手,皇帝便舍不得当真灭了曹家满门。
所以毓敏之前对李老太太的各种鄙夷不屑,老太太心知肚明,她就是知道玉匣的下落,她就是虚伪装b,不肯轻易承认。老太太也是别无更佳选择,这件事儿她还只能这样去办。必须要反复磨叽,迂回交涉,直到小格格醍醐灌顶,忽然想通了其中关节,并志愿拿出一个足够强大的投名状出来做个有力的担保,老太太才肯当真指点着毓敏格格顺利找到失踪的玉匣。倘若没有履行这个环节,老太太就贸然吐露真正实情的话,无异于拖着曹家三代人一起自杀。老太太自己倒不怕死,她却不敢因为自个儿的疏忽大意,轻易害死全家四口儿。
必须要有一个足够强大的担保质押,其担保力必须能够抵得过格格跟皇帝之间的亲情关系影响力,务必要使得毓敏格格在皇帝面前无论多么如何地感激涕零,也能够将机密死死地瞒过皇帝的耳目才行。
这件事情老太太是不敢强迫毓敏的,只能耐心等她自己想通了这个要害关节。在此之前,老太太是不会吐露真相的,她才不在乎被毓敏格格斜视和鄙夷了她。
这是李老太太心里所打的如意算盘,她却没有料到毓敏的脑回路跟这个时代的人完全就不一样。
这个时代的人,个个都在艰难挣扎求生存,并且求上进,求富贵。即便是洁身自好的雅士,也须求个安稳。生活安稳这会事儿也不是凭空得来的,仍然是需要得到更多权贵的保护,才可以维持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
就好比法海寺和铁槛寺里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