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 第82节:第四十一章 开始押运(2)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28174/

第82节:第四十一章 开始押运(2)(1/2)

“最多的人家已经有四十来担了,全堡加起来最少有五百担。

说起这个数字,张世福也很兴奋。以前军户烧锅煮盐,一户人家最多一个月七八担盐,这就算极多的了。

现在大家干劲高,心劲大,所以煮盐的速度也是极快。

当然,四周荒山上的树木也遭了殃,被砍伐的不少。不过此时整个浮山地区才这么点人家,就算再多十倍,林子也遭的住这么祸害。

“世福,这数字够了,我们要出一次货了。”[

说这话的时候张守仁自己也好笑。后世的他原本就是一个边检军人,也不知道和多少干贩毒勾当的犯罪团伙交过手,现在自己居然也干起这种违法的勾当了。

当然,他贩卖的不是毒品,只是盐。

在后世的工业化出产和运输条件下,盐变的极为易得和低廉,大约后世的人很难想象,在明朝这时候,盐还是重要的国家控制的经济货品,盐利也是极重要的赋税来源之一。

明朝的行政效率这么低下,一年好歹还有小二百万的盐税收入,清朝接手的两淮盐田,一年最高的时候有近千万的收入。

张守仁当然不能和国家机器比,不过对一个百户堡来说,一次出五百多石盐也是不小的数目了。

虽然大多数军户人家都不会在出货前要他的银子,但他的手头不过六百多两,年前已经用了二百多,年后练兵又是二百多,其中除了粮食肉菜的用度开销外,还又买了一批军需物资,多是制作长枪的必须品。

五家匠户虽不多,但以每天十支长枪的速度在出着成品,最多几天,全部亲丁就都能装备上长枪了。

还有事前答应好的鞋、靴子、新的军服、帽子、水囊、皮盒、饭盒等物品,这些东西制作都要大笔的银子,再不出货,张守仁自己都快顶不住了。

“利丰商行那边,苏万年早就说好了,只要我们把银子送到白河口,人家自己的运盐船装了就走,水路上也不会有人再查,他们平安,我们银子落袋。”

“价格呢?”

“他们从巡检和盐场那里拿是一两三,给我们一两二,因为我们是小路来的,算是真正的私盐,所以价格要再低这么一点。”

盐商是大宗买入,大宗卖入,虽然到百姓手里不过是二两,但这种大商行一直能辐射到济南府和德州一带,一年可能是几十万石甚至过百万石的生意,算算这些大盐商的利润,真的吓的死人。

至于产盐行销天下的淮扬一带,大盐商身家在百万两以上的实在太多,这些盐商有了钱就拼了命的花,修园林造假山石,讲究饮食穿着,后世赫赫有名的淮扬菜,就是源于此时此刻的两淮盐商。

盐利之大,在这时代,除了一本万利的海上生意,就属这个最来钱了。

对这些,张守仁其实不要人说也很清楚。

后世就是两淮一带的人,几百年后的淮盐还行销天下呢,盐田还有很多,大规模的国营盐场到处都是。

张守仁是没吃过猪肉,但见的猪就很多了。

“这个价被抬的有点高,他们应该是想从巡检司这边打开一个缺口吧。”

山东的盐分成好几个市场份额,淮盐占据了济宁泰安一带,也有小半进入济南市场,本地的海盐行销登、莱、青州、济南等州府,占了一多半的地盘。[

还有一些大富人家用的上等青盐是从青海陕西那边过来的井盐,更细更白,质地十分上乘。

登莱胶州这边是纯粹的海盐市场,大半份额就是在胶州巡检司的治下,说来可笑,这巡检司是辑查私盐的衙门,但巡检司却把持了登莱一带最大的私盐市场,不论是收盐到价格,都是由巡检司把持住了。

这一次这个利丰商行在浮山盐场的人愿意收盐,也是想看看能不能打开一个缺口。

当然,死的人不是他们的人手,这商行的人自是乐观其成。

“成,俺现在就去召集人手,敢问大人,要出动多少车,用多少人?”

“不急,先放风出去,就说我们要出一大笔货,后天五更再起身,所有的亲丁和小

状态提示: 第82节:第四十一章 开始押运(2)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