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科举(1/3)
盛唐现在只是一个雏形,要是建国的话还缺了很多官员,这里只是建立了到现在截止才三十二个军垦和农场,这里的原住民只是以前那些自己来投的部落,都组成了一个个的农场,因为青青要实现现代化,就不能小家小户的耕种,把那些部落的土地全都归拢在一起,拖拉机播种机是务必一个部落四台,这些部落种地的极少,他们过的是游牧生活。
他们的祖先绝大部分是欧洲人,对种田是生疏的,他们这些部落一来投,盛唐就派下军队进行管理,带来了机器,开垦土地给他们种,不许部落的酋长征收他们的农业所得,有现成的地种,有了粮吃,大部分人都热衷了种地,自己都动手开垦土地,谁开归谁有,五年不收税,这些部落的人口都诚服了盛唐的皇帝,倒是很安分,这些原住民的游牧猎物部落酋长只需收百分之一的税务。
这样的决定附和了大多是人的利益,极小的一部分人失去了利益,可是他们现在是不敢跳壕,是他们自己来投的,条件都已经讲好,酋长和其手下是吃了亏,可是要是把他们的权利撤掉,他们也是没有办法,他们也不是当地的少数民族,敢不受朝廷管束。
他们的部落也会和后来那十几个部落一样被拆开插到盛唐的军垦里,他们这些酋长就连一点权利也保不住了。
不愿意也不敢说什么,以后青青都会把他们变成农场,得受国家统一领导,各自为政的好事会一去不复返。
盛唐即将开国,农场军垦倒是管理人员齐备,低层的官员好找,中央机构可不是什么人都执掌得了的,现在盛唐只有一个张说管理着电网发电站的建设,农业就是李继的八大侍卫分工掌管三十二个军垦农场。谷侍卫掌管全局。就等大唐三年一度的科举选拔人才,盛唐才会获得管理人员。
这次科举主要就是从青青办的学院里选拔数理化文兼备的优秀人才,特别是那些穷苦的学生,富贵人家的孩子怎么会漂洋过海去受苦?
盛唐已经盖好了官员宿舍。没有什么高官的府邸的待遇,从零开始,读书都是国家的扶持,读完了书就想享受是不现实的,只有自己挣工资慢慢的攒,盛唐的官员也不会有什么油水,官员都要白手起家建立自己的家园。
如果这些有才干的学子得中了榜首,不想到盛唐效力在大唐也不会得到官职,就让他们做一个技术人才拉倒,因为他没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没有回报国家的良心,这种自私的官员大唐是不会抬举他们。
李继也不讲什么春闱秋闱的了,盛唐建国急需人才,大冬天的他就开起了科考,不但招收数理化人才。八股文作得好更受欢迎,如果你数理化加八股文样样都精,皇帝会点你头名魁元,就是盛唐的翰林院编修。
昭告天下,大唐的学子激动万分,有很多八股文写得好的穷举子学了数理化,预备不能高中用以谋生路。
那些进入太学的穷苦学子。他们没有举人的功名,这次也能和举子一起考试,个个都是激动不已,熬多少年才能中举,他们连束脩都没有花过却享受到了举人的待遇,人人都憋足了劲。他们不是那些死读书的学子,都是青青请来的大学教授认真教的,文采也是不错,这些人会被放到高科技的领导岗位,青青准备建立农科院。数理化研究所,引进高科技全仗这些人才。
盛唐要成为现代化的王国,宰相都得懂得数理化,张九龄的儿子张宇锋具备宰相的潜质,又兼数理化大才,李继准备把张说和张九龄调换,让张九龄到盛唐为相,等张宇锋接他父亲的班,他太嫩需要锻炼几年,张九龄老了,他就可以接上了。
张九龄跟皇帝来了一次盛唐,就喜欢了这个地方,他有雄心壮志可以大展身手,张说料理完这里的事情,就回大唐和张九龄交接手续,宰相有了,其他的官员就由宰相选李继批准就好。
李继就不操那个心了,全部交给张九龄办理,李继知道这个人是个聪明的,不会逾越权限,他办事李继很放心。
这次科考是由一个班子,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