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1/3)
第二十章
启元三十八年,十月下旬。
北齐借口大周拒婚之事,亲征大周,主力猛攻濠州,想从濠州打开口子,进而占领泗州和泰州,然后对寿州形成包围之势,将寿州拿下。
驻守寿州的乃是大周的老将慕靖,慕老将军一生征战,攻守皆能,北齐的数位将军都在寿州吃过大亏,此次萧祐亲征,便是想拿下寿州。
在他认为,只要拿下扼守南北的重镇寿州,击败慕家精兵,那要攻下大周便是指日可待。
北齐大军进犯濠州,此事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京中。
回京传信的士兵,被皇帝召到了崇政殿,他跪在大殿之中,将濠州的情况仔细讲了一遍。
濠州的守将叫王崇华,其父王权本乃是一员十分有名的猛将,深受皇帝的重用和信任,不过他在数年前便病死了,其位便由其子王崇华接任,据说王崇华也精通用兵,但能不能比得上其父,便不好说了。
濠州城内只有兵勇三万,王崇华面对北齐号称的四十万大军,根本无力招架,只得在城中坚守不出,然后马上派人进京上报军情,并向周围求援。
长宁就站在帘子后面,将前线情况听得一清二楚。
她没有上过战场,所以即使对此事有所看法,也只是纸上谈兵。
她现在要看的是皇帝要怎么做。
皇帝要大臣们各自发表意见。
于是便有人说,萧祐善战,北齐骑兵十分厉害,一旦攻破濠州,度过淮河,一路南下,大周恐怕难以抵挡。
既然萧祐想求娶公主,为何不将公主嫁过去,这样,保两国数十年安宁,便是天下苍生、大周百姓之福。
皇帝是不服输的人,听到这种言论,当然十分不高兴。
当年和西梁联姻,那是因为两国都不想打了,而且西梁国君没有什么野心,现在和北齐的事,很显然和西梁不可同日而语。
站在长宁旁边的太监刘庆看了公主一眼,他以为公主定会震怒非常,没想到长宁一脸深沉平静,实在看不出她在想什么。
刘庆不免为公主的这份镇定感到佩服,心想难怪皇帝会这般喜欢她。
皇帝不高兴,便斥责道:“还未一较高下,便认定大周不是北齐对手?让朕拿女儿去求和?荒唐!只会出这般懦弱的主意,朕要你何用!”
被骂的大臣不敢说话了,只得赶紧跪下。
看皇帝是不可能同北齐求和的,另外的大臣当然不会继续触皇帝的霉头,于是便开始说应该派什么人去解濠州之围的事情。
如此一番商讨,商量了一下午也没有一个定论。
皇帝自己已经有了主意,说道:“既然北齐的萧祐亲征,朕遥在京城,不便指挥,朕决定亲征,和他一较高下。”
皇帝此言一出,便有数人出来反对,说皇帝不便前去犯险,不仅如此,皇帝身体不好,亲征于他的身体不利。
大臣越拿皇帝的身体说事,皇帝越是坚持己见,说道:“朕从四岁便举刀,一生征战,此时却不能亲自同那萧祐小儿对战了?”
皇帝主意已定,谁也反对不了。
从之前大臣举荐大将前往濠州驰援,皇帝都没有应,宁宁便知道皇帝是想亲征了。
皇帝御驾亲征,太子京中监国,皇帝又点名了不少文武大臣随行。
皇帝召集军队,有二十多万人,不过号称有六十万,往寿州而行。
皇帝亲征,身边追随的人不少,还有不少宫女太监随行,只是没让后妃伴驾而已,在皇帝出发前,长宁便到皇帝跟前要求随行。
皇帝最初并不愿意,不过长宁总有办法让他答应。
便说,当初静安长公主,便曾上过战场,她又为何不可呢;再说,皇帝身体不好,身边需要人伺候,而且需要人为他读奏章和代他写字,自己跟在他的身边,便可以代劳很多事。
皇帝还是不允,长宁只好说:“虽然北齐狼子野心,不过是借大周拒婚之名南下,但到底是借了大周拒婚之事,天下人认为我不愿嫁,故而才让北齐攻伐大周,污了我的名声,父皇,我是必要随行的,要让天下人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