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反腐败与造炮台(2/3)
以长期忍受他的严格管理。琅威理一走,北洋水师的训练和军纪日益松懈,训练也不严格了。军官都上岸买房居住,士兵随意离船。甚至巡逻海岸线时,在香港上海等地,**赌博。
有人认为,琅威理是英国人派来控制北洋水师的,有这个因素。而同一时期的日本,英国的英格斯上校,却被日本封为贵族,拥有地位和实权,对日本海军建设贡献极大,直到日本海军足够成熟了,洋教官们才体面的离开。
同时起步的中日两国海军,没有理由简单地认为,列强对中国要控制,对日本人就不想控制。关键还得看政府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只要职权明确,分工到位,把底线守住,洋人们只管训练和指导就行了。他们难道还能绑架中国舰队去干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
基于这样的考虑,丁云桐在合同上给了琅威理极大的权限,在和平时期,琅威理负责海军的训练,而且原则上他的决定就是最后的决定。但在战时,琅威理只能作为参谋,具体指挥作战由中方负责。对于这样的合同,琅威理没有表示异议。
在马尾港休息三天后,海军立刻投入了训练,整个舰队以“扬武”号为旗舰,“香农”号更名为“北斗”号,“利安德”和“鸢尾草”则更名为“昆仑”号和“沧海”号,以上四舰构成了海军的核心。
“扬武”号舰舰长林国祥作为旗舰舰长,仍然担任舰队的司令,刘步蟾、林泰曾等人则分别担任各舰的副舰长,丁云桐认为不能因为这些人留过洋,就理所当然的成为最高指挥官,这需要实战的功劳。
舰队的训练保持着较高的强度,尤其强调高速机动中的火炮打击精度。随舰回国的黄建勋,也带领水雷营,不断操练在各种天气海况下布雷。
重点科目是丁云桐亲自交待的,就是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用水雷布下一道严密的封锁线。
这就要求水雷要能以一种恒定的间距,均匀而且成一条直线的分布在海上,速度还得快,此时的机械水平,很难达到这种要求。在风高浪急的大海上,船,雷,水都在移动当中,没有相应的测量仪器是做不到快速精确的。
面对黄建勋的报告,丁云桐想起了前世志愿军林有成的土办法,将事先量好长度并捆好的麻绳,系在锚雷之间,这样布好一雷,到相同间距,下一个会被拉下水。这种方法简单有效,林有成在1小时内布下了90个,最后还炸沉美军一艘登陆舰。
黄建勋看着皇上发来的指示,忽然觉得自己在英国是白学了。
同一时间,闽浙总督丁日昌,正在严格监督四个炮台的修建。
根据保密的计划,所有的人力都不能雇佣当地人,而是专门从外地带来,材料和火炮都是半夜运到山上。山顶的修建更总是参谋部严格把关,闲杂人等靠近就抓。用四个较小的炮台作为掩饰,分别建在金牌山,长门山,罗星山和马限山的山顶。而在小跑台的远处,则建造了极其坚固的重炮台,炮台的周围种上竹子,盖上房子作为伪装,有的伪装成一座小山神庙,有的仿佛是守山官兵晚上睡觉的木屋,有的修成一个灯塔。
但在伪装下面却是一座半地堡式、半城垣式的大型炮台,开战时将固定的绳索砍断,伪装的竹屋就会向两边倒下,露出炮台。
炮台不用岩石、水泥,而采用福建民间的“三合土”,“三合土”即灰、沙、土拌以乌樟树汁、糯米浆、红糖、草纸巾,黏性极好,坚固无比,闽南称为“红糖三合土”。它能够有效地防止敌方炮弹袭来时,岩石、水泥被炸飞时对炮台将士们的伤害。
每个炮台上都拥有两门280口径的克虏伯重炮,这是克虏伯公司到目前为止,生产出的最大,最重的钢炮。主炮炮身长1396米,炮口内径28公分,炮重48974公斤,全重59888公斤,有效射程达16460米,而且能360度转动炮口。
在这个时代,没有任何一种装甲能够抵挡住这样重炮的轰击。不过价格也不菲啊,一门就需要4万多两白银,丁云桐花了50万一口气买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