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大捞一把(2/3)
伴随着军队机构的变化,军队的改革也在低调进行,1849年绿营兵全军还有六十一万人,虽然从咸丰年间开始有过裁减,到了1875年账面上仍超过五十万,当然里面有大量空额。但到1877年的秋天时,数十万绿营已经被整编大半,几万精壮的绿营兵被改编成巡防营,承担警察维持社会治安以及巡逻边境的职能,其余人员,分发一笔钱自谋生路。在这一年的春天,工部下属新增两个机构,电报局和铁路局。
铁路局成立后的第一项工作,便是筹备修建唐北铁路,以便将唐山开滦煤矿的煤,运到天津北塘,然后通过水路外运。前世历史上著名的唐胥铁路,因为朝廷反对,被迫缩短到胥各庄,不过现在有皇帝的支持,自然可以畅通无阻。
也有一些官员上奏弹劾,说火车会震动龙脉,而且喷出黑烟,会损伤禾稼。丁云桐也不斥责,只是陆续寻找借口,将上奏官员免职。
整个铁路预计要三十万两白银,款项由华夏银行支出。聘请的是英国工也采用标准轨,而不是日本的窄轨。这也是丁云桐前世的经验,标准轨将来和世界接轨,对经济发展有好处。同时在天津成立天津铁路学堂,聘请英美专家担任教师。
电报局则由盛宣怀负责,成立之前在丁云桐的旨意下,便开始大规模铺设电报线,这是丁云桐最为重视的工作之一,到1877年的秋天,电报网已经初具规模了,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等一些大城市都相继成立电报分局,为工商业提供付费服务。同时根据丁云桐的旨意,总参谋部也专门设置电报通讯处。
这一年的11月11日,是一个做生意的好日子,丁云桐正坐在养心殿听取胡雪岩和郑观应报告:“胡爱卿,借款的事情都办妥了吗?”
胡雪岩面容修长,浓眉,八字胡,一副精明干练的样子:“回禀皇上,微臣已向丽如银行,有利银行和麦加利银行各借款三百万,三百五十万和四百万两,并向汇丰银行借款一千五百五十万,总计两千六百万两白银,年息六厘至七厘不等,都是由政府担保,华夏银行出面。”
丁云桐点点头,此时国际市场上的借款利率,一般为年息三厘(3),很少超出五厘(5)。
这些洋人眼见自己急着要钱,刻意要价,且不去管他,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笔钱反正要拿到伦敦投机,只要利润够高,就什么也不怕。
他眼睛目视旁边的郑观应,郑观应赶紧说话:“加上银行原有的两百万两,以及各省上交和户部临时划拨的一千多万银两,总共将近四千万两,已经汇往伦敦,徐润已经赶往英国会合郭嵩焘大人,共同办理此事。”
说完,胡郑二人相互对视,神色颇有些担忧,这一大笔钱汇过去,万一亏了可怎么办?这数目可是相当于大清一年财政收入的一半啊,尤其户部的这一千多万,过年前要是不能收回来,全国政府官吏的俸禄都发不出了。
丁云桐看着二人脸色,知道他们担心什么,微微笑道:“两位爱卿不必多虑,此事尽在我掌握中。”
1877年的英国伦敦,世界的金融中心,财富与梦想,辉煌与耻辱,光明与黑暗,希望和失望,人生的多彩戏剧日夜不停的上演,仿佛泰晤士河在不断的流淌。
在泰晤士河畔圣保罗大教堂的前面,座落着皇家商业交易中心,有“针线街上的老妇”之称的英格兰银行,伦敦证券交易所等等,这里正是被伦敦人亲切地称为“一平方英里”的伦敦金融区,从中古时代开始,在这里不仅可以买到来自欧洲的皮毛、葡萄酒、啤酒、香料,还可以买到来自地中海、中亚的商品,甚至包括从丝绸之路运来的中国丝绸。而现在这里更是主导着全球金融,它既是整个英国的金融经济中心,也是全世界的经济中心,它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世界。
从年初开始,俄罗斯和奥斯曼帝国的国债就成了伦敦市场上关注的焦点,但俄国国债前景却不被看好,市场认购yù_wàng普遍不足,价格一直保持在低位。
这种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