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论国治策(2/3)
答完成。/p既是考试作答,必然由主考官命题,待考生得知题目之后,方能构思、论证和下笔,三者前后不可『乱』,区区半个时辰,根本是做不到的。/p
纵观大唐初期,可即时成章者,却是寥寥无几。于滕王高阁中,王勃出口成章,一篇《滕王阁序》震惊五岳,威震四海,冠绝天下,然则,天下学子,又有多少人可比之王勃之文采呢?/p
莫说那些寒门学子吃惊不已,就连国子监的学生,也是喟叹不如,他们根本做不到半个时辰之内完成一份答卷。/p
甚是有些官员们也说道:“半个时辰?只怕还未及提笔落字,恐考试已经结束。”/p
“不知陛下和商校长心中在想什么?区区半个时辰,看来今天所有人都要全军覆没,根本没有人能够完成考试。”/p
“从古至今,还未曾有过如此规矩,唉!!实乃不解。”/p
……/p
身旁的臣子们也在小声议论,唐王和商之舟听在耳中,却是置之不理,当初,在李牧尘提出如此变态的规矩后,就连商之舟也迟疑了,但校长就是校长,从来都站在唐王这一边。/p
那群议论不断的朝臣们哪里知道,李牧尘此番做法,不仅考的是学子们的文采,更重要的是考验他们的临场素质能力。/p
一位合格的人才,若是仅有文采,却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那是永远不堪重用的。/p
唐王负手而立,看着台下的学子们叫苦不迭,国子监的学生更是一脸的愁容,正因是商之舟的学生,才更加了解校长的脾『性』和为人,刚正不阿,做事从不偏袒任何一方,可谓是绝对的公平。/p
遥见台下考生们一脸苦涩,商之舟略显不悦,身为国子监校长,总有着些老师教训学生的习气,他说道:“身为帝国学子,尔等今日的表现实在令人失望,读书十余载,就这般德行,如何论治天下?!仅闻其规矩,结果还未出,意志便已消磨,这就是读书人该有的傲骨吗?”/p
“孔孟之道,讲求一个‘仁’字,然而,仁者,当无惧敌也;无论是沙场秋点兵,还是纵笔横书墨,皆不可己身先败,纵然战死沙场,纵然横死桌案,都要以高傲的斗志,迎接一切不可敌之敌,此乃圣贤之道也。”/p
商之舟不亏是国子监的校长,即便人已老矣,说出的话,还是那么有气势。台下的数千学子,经此一番言论,皆沉默的低下头,好似一群做错事的孩子。/p
听闻校长垂询,唐王不觉反感,他年轻的时候,也曾是听过校长的教训,而今这般,倒是有几分怀念。/p
商也舟也懂得掌握分寸,知此地乃是皇城考试之所,而非学校,他便是不再多言,就此打住。/p
“现在,由我公布此次考试的主题。”商之舟说道,他不会改变考试规矩,无论在场的学子如何反对,他都会执意如此,这是属于他的执念。/p
说罢,他走之高台边缘,取来一横轴,双手持握,使得宽大的卷轴自由落下,以此展开,呈现于众人面前。/p
“论治国策”/p
如此四个字,赫然映在每个人的眼球之中,相比之下其他的论题,谈论治国之策,本就是一个比较宽泛的题目,若无纵观全局的胸怀,根本无从下手,,如此可算是论题之中,题目难度较大的一种,更何况在半个时辰作答完成,无疑于难上加难。/p
商之舟做事雷厉风行,待论题公布以后,便命人敲响了考试的锣鼓。/p
“考试,正式开始!!”锣鼓声落下,由专人宣布。/p
李长生被“淹没”于人群中,除了那张姣好的面容以外,实在难有其他的闪光点引起他人的注意。/p
待考试开始之时,用眼角的余光看到了周围人陷入一片困扰之中,有的人抓耳挠腮,有的人大汗直冒,有的人双手颤抖到无法握笔落字。/p
在如此紧迫的时间之中,几乎所有人都『乱』了方寸,从一开始,他们就知道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p
对于那些心理素质差的人,被时间追着赶,这种感觉就好比考试倒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