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可以提前化解的空难(2/3)
我们正在起飞’,被塔台理解成了‘我们在起飞点’。结果就造成了调度失误,两机相撞。”江海一听,赶紧问道:“有人员伤亡吗?”
江山点点头:“两架波音747,一共有500多号人全部遇难。”
“……”江海:“原来国外也有这号事发生啊!”
“人副机长是荷兰的,说不好英语很正常,”江山:“但他既然开上了国际线路的飞机,就必须非学好不可了。”
江海:“最起码也得把业内的英语学学好。”
江山用力拍了拍老大:“这就是我想说得。”
在江山看来,这一块的重要性可比译制片取啥名重要多了。
因为过不了多久,我国也将发生一件同样的事故。
1982年4月26日,一架国航3303班机计划从广-州飞往桂-林。
这是一架配备了先进近地警报系统的三叉戟。
三叉戟是世界上较早实现自动驾驶的机型之一。
它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能在恶劣气象条件下,实现零能见度自动着陆的民航客机。
当时,这架飞机在距离桂-林还有40多公里的时候,将飞行高度下降到了1500米。
接着,又在没有通知塔台的情况下,再次降低了飞行高度至1380米。
之后,当飞机在浓雾滚滚中继续飞行的时候,前方出现了一座高度为1480米的高山。
但由于当时的能见度太低,两位机长均没有发现。
可就在这个时候,飞机上的近地警报响起了三遍:“terrain,pullup”(地形,拉起)的报警声。
当时机上的两位机长,听到这个警报后都懵了。
由于之前驾驶的多为苏制机型,俄语的听力还行、英文就不能提了。
考虑到距离机场已不远,机长决定先执行完飞行任务再研究。
此时飞机上的警报声,仍旧在不间断的响着。
伴随着报警声,飞机前方突然出现了一座大山。
两位机长赶紧猛拉飞机,同时也隐约意识到了这句英文究竟在对他们说什么。
但可惜为时以晚,飞机很快就撞上了大山,机上112位全部遇难。
同样的情况,也在1q的航班上发生过。
那个时候的机组人员,早已熟知“pullup”就是拉起的报警提醒。
但对于忽然响起得“glideslope”(下滑道警告),却一无所知。
黑匣子的录音,让之后的调查人员大吃一惊。
当副机长开口询问时,机械师竟然只含糊的回答了一句:小心点吧。
需要小心什么,却一点没说明。
那个年代的机组人员配置,还保持着正驾、副驾、领航、通讯、空中机械师的5人制。
但即便如此,也没有一人记全所有的飞行警报用语。
不幸中的万幸,好在这个时候机长向窗外看了一眼。
就是这一眼吓得他魂都立刻起飞,此时的飞机飞行高度已不足百米。
对应这一时间的黑匣子,驾驶舱内终于响起了一片“高度、高度啊”,“别下了”,“拉起”的慌乱声。
在一番补救操作下,飞机最后坠毁在了机场跑道外的一处农田里,造成了12人遇难、60人受伤的惨痛事故。
想到这些新闻,江山当即决定:“过两天,我就起草一片《世纪大空难》的文章,详细介绍一下1977年发生在西班牙的空难,向人民群众强调一下掌握一门外语的重要性。”
现如今不仅仅是群众,就连个别领导干部都会批评学英语,纯属就是在崇洋媚外、赶时髦。
“再加一个副标题,”江海右手点着左手的手掌:“飞行员同志,群众们有话对您说。”
“就这么干,”江山笑着点头:“加个副标题。”
“这事可得反复讲、经常提,”江海下令道:“不这么干得话,以后我连飞机都不敢坐了。”
“你放心,”江山早想好了:“在文章的末尾处,我还会附上一张对照表。”
“噢~”
兄弟俩相视一笑,携手走进了餐厅。
每到这一时刻,江海都在庆幸自己能在新闻单位工作。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