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真人1(2/3)
燃眉之急才允许解盐销往关中的,这必然给河北河南食用解盐的地方带来影响,时间久了朝廷也撑不起。无论怎样重视庆州之乱,都不为过。不过,折从阮并不气馁,皇帝将这个重任交给自己,是对自己的信任还有尊重,即便折从阮拥有一支数量可观的私兵。所以,折从阮很珍惜皇帝对他的信任和尊重。
“韩奕这小子到底在胡搞些甚么?”折从阮脑海里还在想这个问题。要说韩奕给他的印象,还是相当不错的,他想不明白当初那个在关键时刻偏向虎山行的年轻将军为何如此慢怠军国大事。
韩奕此时并未想着军国大事,他遥望潼关,临风吊古。
自京师出发,他用了十天时间才走到潼关下,这个速度实在太慢了。不要说折从阮,就是郑宝等人也不明白。
秋风起函谷,劲气动河山。
偃松千岭上,杂雨二陵间。
低云愁广隰,落日惨重关。
此时飘紫气,应验真人还。
东起崤山,西至潼关,背倚雄山峻岭,头枕黄河天险,这里到处都是古代战场遗迹,乃是古今必争之地。秋风惨淡,一股苍凉劲气令人膜拜,潼关及附近的峻岭中笼罩着一层若有若无的紫气。
唐太宗之徐贤妃所作的这首诗,是在李世民自洛阳西还长安时应诏而作,她在诗末笔锋一转,说是真人东来,愁云被紫气所驱散,此处真人当然指的是唐太宗。
相传李世民后来过潼关时,为应和此诗,也作了一首:
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
霜峰直临道,冰河曲绕城。
古木参差影,寒猿断续声。
冠盖往来合,风尘朝夕惊。
高谈先马渡,伪晓预鸡鸣。
弃繻怀远志,封泥负壮情。
向有真人气,安知名不名。
李世民的这首大气磅礴的《入潼关》,自有其身为帝王的气势与抱负,当中也用了不少典故。“弃繻”出自《汉书-终军传》,相传汉武帝时期有一个名叫终军的,青年时赴长安求取功名,入函谷关时,关吏给终军“繻”,即通行证,以帛为之,书字于其上,分做两半,出入合符,方能通行。
终军问:“此为何用?”
吏答:“为出关合符之用。”
终军道:“大丈夫四游,必取功名,出关何用此物!”
终军于是弃繻而去。终军至长安为谒者给事中,受命巡行郡国,持节东至函谷关。关吏识之,道:“此使者原是此前弃繻后生!”
后世遂多用“弃繻”表示决心在关中创立事业或年少立大志之意。至于“封泥”则是指《后汉书.隗嚣传》:“元(王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此谓守关如封泥,后因以“封泥”喻据守雄关。
《道德经》有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唐太宗李世民在此感叹:这世上能有几人能明白这里的紫气呢?或许应该对李世民的这首诗有另一种解读:这世上有名的人是否真正的看明白呢?
韩奕揣度李世民过潼关时的心情应当是愉悦与骄傲的,他也要如汉终军一样,过潼关入关中,都带着抱负而去,不同的是,在终军的眼里关中是帝王之都富庶之地,而在韩奕的眼里关中已经破败不堪,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李世民创下的大唐基业已经淹没在了历史的故纸堆中。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韩奕道,“这世上就是一治一乱,循环往复,就是不知如何才能让天下永葆青春呢。”
“兄长又大发诗兴了,这‘苦’也百姓,‘兴’怎又苦了百姓?”郑宝不解。
“侯爷,咱还是赶路吧,依我们这脚程,实在太慢了。”曹十三在旁催促道。
“呵呵,不急。”韩奕笑道,“大丈夫忙着建功立业,本是好事,不过有时欲速则不达。我等不如慢慢赶路,让别人去挣小功劳去。”
“何谓大功劳?”曹十三瞪圆了双眼。
“天机不可泄露!”韩奕看了看坐在道边休憩的一个老道,冲着部下们笑了笑。
“甚么大功劳的,兄长若是还是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