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秋月7(2/3)
真半假:“事关重大,容小侄斟酌斟酌。”
倘若韩奕一口答应,或者脸上只有兴奋喜悦之色,宋齐丘那真要怀疑韩奕的用心了,正所谓过犹不及是也。
宋齐丘见韩奕好似内心正天人交战犹豫不决,自以为得计,便说了几句闲话,扬长而去。
别了乌衣巷,韩奕无心游览,带着从人直奔韩熙载府。
还未入府,韩奕便听到府内传来笙乐之声,其中夹杂着年轻女子的娇笑声。
韩熙载盘膝坐在胡床上,一边欣赏着一众家伎的歌舞,一边喝的半醺半醒。
堂中宾朋倒是不少,大多是文士模样的人物,各自放浪形骸,当着主人面与歌伎打情骂俏。
韩熙载睁着迷离的醉眼,见韩奕走了进来,也不答话,只是一指身旁,示意韩奕坐下,继续欣赏歌舞,或许宾客们与美艳女子的嬉戏场景才是最令他欣赏的画面。
“韩侯来我朝有一段不太长的日子了,却有数篇绝妙好词流传于世,一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还有一句‘杨柳岸晓风残月’,情真意切,精妙好词,当真是fēng_liú倜傥。果然不愧于韩氏家学渊源啊。”
一个文士举杯邀道。
此人年近半百,面白微须,于众宾朋中紧挨着此间主人身边独坐浅酌,身边却无女子相伴。
“甚么家学渊源?他那酸儒父亲不过识得几个字罢了。他这几句词,定是临来我金陵时背熟的。”韩熙载毫不给面子,又指着这位文士对韩奕介绍道,“这位是翰林徐铉徐学士。”
“原来是徐学士,晚辈久仰学士大名!”韩奕连忙规规矩矩地参拜道。
这位徐铉徐学士,跟韩熙载在江南是齐名的人物,都是风云才子,江南人称他们为“韩徐”。在朝政上徐铉跟韩熙载算是一“党”,就连因反对宋齐丘荐人不明被贬,二人也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私下里的交情自然十分深厚。
徐铉见韩奕以晚辈自居,微微颌首道:“贤侄今日面带忧色,不知因何而故啊?”
“不瞒学士,晚辈今日遇到了件难事,久决不下,想当面听听叔父教诲。”韩奕道,目光却看向韩熙载。
韩熙载眉头微皱,挥了挥手喝令歌伎散去,韩奕看向了徐铉及一众安静下来的宾朋。
韩熙载不耐烦道:
“如果是军国重事,这里可不是说话的地方,也轮不到我等议论,你可以枢密院,也可以找宰相们。如果是私事,就在这里说吧,你我虽都姓韩,但分事二主,以免让人误会。”
在韩熙载放荡不羁的表面之下,是一颗细致的心,他似乎已经对韩奕的来意了然于胸。
“回叔父,今天小侄遇到了宋国老。宋国老说,贵朝陛下有意招揽小侄在金陵入仕。”
韩奕如实地说道。
众人闻言,都显露出惊讶之色。韩熙载迷离的双眼似乎变亮了些:
“这是好事,二郎你意下如何?”
“不知叔父有何赐教?”
“陛下既然亲自招揽,你答应便是,有宋国老亲自出马,想必少不了你高官厚禄,保管比老夫的官位高。”韩熙载斩钉截铁道,半是自嘲。
“是极,若是贤侄也在本朝为官,你与我熙载兄同事明主,可谓是一大佳话啊。”徐铉身为江南臣子,当然极力鼓动,在他眼里,这似乎代表着“天下归心”。
“可家父惨死于契丹之手,家母与世长辞时,曾让小侄榻前发誓,定要杀辽报仇。如今契丹仍在幽云牧马,奴我中国士民,作威作福。小侄虽心慕江南,却忧身在江南有违孝道。”韩奕诚恳地答道。
“契丹人,你杀的完吗?普天之下,难到就只有你一个匹夫英雄?”韩熙载斥道,“男子丈夫,建功立业,何分南北?岂能囿于俗礼?以我江南今日之盛,统一南北,指日可待也,到那时,你若率军北上,杀辽报仇,自然不在话下。”
韩奕抬头瞅了一眼韩熙载,他想分辨出韩熙载此话是否出自真心:
“小侄明白了。不过另有一事,小侄还要禀明叔父。”
“说!”
“小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