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国会之用(1/4)
辛亥革命,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成立,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固有体制;五族共和,民主,宪政,法治,从此成了文武百官、朝野上下的口头禅。
而在某种程度上,国会成为了这个亚洲第一民主共和国的某种意义上的象征。民元国会,是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第一届国会。1912年8月27日,临时大总统袁世凯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参议院议员选举法》和《众议院议员选举法》,并成立了一个办事临时机构“筹备国会事务局”。根据《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国会分上下两院:参议院和众议院。
参议员,22行省,每省各10名;内外蒙古、**、青海,各设选举会,分别选出27名、10名、3名;另由中央学会选出8名;各地华侨选出6名。按法定名额,则参议员共有274人。仿照美国制度,六年一任,两年一选,以保持其新陈代谢。
众议员的名额,则依各地区人口多寡定之。每80万人口选众议员一人,然每省至少有众议员10人,人口不足800万的小省份亦照选。唯蒙古、**、青海则参众议员人数相等。22行省中以直隶(河北)人口最多,有众议员46人。人口最少的省份如新疆、吉林、黑龙江,各选众议员10人。其他各省多寡不等。任期三年为一届,三年一选。选举分初选和复选,条例滋多,不俱载。按法定名额,全国共有众议员596人。参、众两院合计共有议员841人。
1912年12月初至1913年3月,全国各地根据选举法选出参众两院国会议员。登记选民共四千万以上,占全国人口9.98,就其选民比例来说,在这个时代,亦不逊于欧美等国。两千年来,中国人每次在普遍意义上参与到一场政府之中。
选出的议员。主要包括政治活动家、自由职业者、原清朝官吏等,而在中国的国会之中,尽管有进步党、有国民党、有其它小党、无党派人士,还有大总统直点的蒙藏等地议员,但是任何一个在中国的外国观察家都知道。这个亚洲第一共和国的国会是由派系,而非政党组成的。
所谓派系,主要是基于各种关系亲属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同乡关系、世谊世交关系、僚属关系、同僚关系、姻亲关系等等与利害而组成的政治小集团。这些派系并没有稳定的政纲、缺乏意识形态上的共识,基础薄弱;派系内部非常不稳定。各派系之间的关系经常发生变动。虽然这些派系也组成了所谓的政党,但是政党纪律涣散,议员们往往兼跨多党。也常常因为金钱与官位的诱惑而脱党叛党。
辛亥之后则两派混同。此时的政党,其党义并无明显不同,各党派均以争夺国会议席为宗旨,“人人欲显身手,只问目的。不择手段,原有的党派性格消失。除了少数具有远见者,民国政党人物并不以发展党派为职志。”所谓政党,乃是“虚有其名,派系其实”。
政党或许虚有其名。但国会却有其实,不过。在民国二年7月,孙中山组织二次革命并失败。当选正式大总统后,袁世凯以“叛乱”罪名下令解散国民党,并驱逐国民党籍的国会议员,导致国会由于人数不足无法运作而休会,次年,袁世凯又正式解散国会。接着,袁世凯更下令解散各省议会。
由此,作为亚洲第一民主共和国主要象征之的国会遭到解散,可中国依然是那个亚洲第一共和国,不过只是少了两个字而已。
选出的可以解散、解散的还可以恢复,只不过是因时而异罢了!
“恢复国会!”
抬起头,朝梁士诒看去,袁世凯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
甚至一想到国会,他就有些头发发麻,
当初那个国会可以说是让袁世凯就心慌意乱,这是个不能用枪消灭的团体。不仅不能消灭,还得敬奉,还得给它笑脸。
所以,他苦思冥想了好一阵,才想出一个对付国会的办法。
所有他要敬重它,把国会捧上天;
他要拿主张,把国会当成挡箭牌;
他要逐步净化国会,使它成为他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