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死葬北邙(2/3)
能大大提高效率,特别是减少损耗。而他还有一个计划,把由洛至陕的三百里陆运,改成在三门峡北岸凿山开路十八里,东置集津仓,西置盐仓,使漕仓输其东仓,而陆运以输西仓,复以舟漕,以避三门之险,这就是打破旧窠的转搬法,替代传统的漕运法,
按这法子,一年可以转运两百万石粮,每年起码节约十万贯运费。
如果条件许可,武怀玉甚至还有一个更好的计划,在人门左岸直接开挖一条人工运河,使漕船由三门峡河口直抵渭口到长安。
不过挖运河前期成本较高,但比魏晋隋时的疏通河道凿砥柱,甚至是沿河凿山修栈道的这些办法,明显会是一劳永逸,就是开始投入大。
只能当成远期计划。
不过如今的分仓水陆转运法已经不错,等到搬运法开始,还能再提升许多效率。
东南的财税钱粮,尤其是江淮的粮,能够快速且低成本的入关,那对于大唐来说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大唐的衰弱,就是从控制不住西北地区开始的,鞭长莫及的西域,迅速崛起的吐蕃,还有后来复兴的东突厥,桀骜不驯的西突厥以及突骑施、葛逻禄、回纥诸部等。
关中连长安的粮都供应不了,更别说更遥远的西域、河西、陇右、青海、塞上等地了。
如果关中能够得到帝国中原、东南财赋粮食源源不断的补给,那大唐对西疆就能有更强的控制力,大唐的衰弱也不会那么快。
这一趟出潼关的上洛之行,武怀玉走的并不快,一路走一边细心考察,考察军事堡垒城寨、观察驿馆驿卒,看新建的转运仓,还有路上那些不断往复运输的役夫、牛马。
他们确实很辛苦。
武怀玉甚至想到,是不是能够招集工匠,给出四lún_dà马车让他们去解决具体的细节技术问题,把这大马车研究出来,甚至是研究下有没有条件在这几百里最难的谷道,修上轨道?
直接来个轨道马车运输?
就跟那些矿场里一样。
就算是用马拉车,但有轨道的话,运力也能大增。
不过不管是四轮马车,还是轨道,这里面都还有不少具体的细节技术问题,得慢慢研究,哪怕有正确的方向,但很多技术也没那么容易解决。
怀玉摸出个小本子,拿出一支石墨铅笔,在本子上记录下这些想法,以后可以实施,暂时备忘。
武君雅撇了一眼,结果啥也没看懂,那些字就跟画符一样神秘,也跟他那支笔一样新奇。
“这是道家符文吗?”
怀玉摇头,这其实只不过是汉语拼音,用这个记录,不过是不想让别人知晓,他随身的本子上经常会记些东西,用拼音更保密,这世上再没第二个人能懂。
其实用英文也一样,他学的英文,这时代一样没人懂。
眼下的英国,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日耳曼语占据了主导地位,取代了罗马不列颠的语言,日耳曼古英语有四大方言,但不论哪种,都跟武怀玉学的那种英文,几乎完全不同,还没有大量希腊、拉丁、法语词的进入影响。
七百里路,武怀玉却走了小一月,走走停停,反正也不急。
抵达洛阳的时候,已经是中秋节。
怀玉没有先进洛阳城,而是去了北邙山,据说这座山埋的帝王将相最多。
他特意去山上祭拜了秦琼的好兄弟罗士信和裴行俨。
罗士信是秦琼最好的兄弟,他们一起在张须陀麾下并肩战斗多年,后来先后归唐,罗士信是郯国公,拜总管,讨伐刘黑闼时,率几百敢死队入城接应王君廓,最后因风雪,援军无法如期抵达,孤城坚守多日,最后城破被俘,宁死不降被杀。
秦琼将好兄弟尸体重金赎回,安葬于北邙山上,这位战神般的小个子,死时也不过二十二岁,朝廷赐谥为勇。
北邙山上,罗士信的墓就在裴仁基父子旁边。
九岁的裴行俭这次随同前来,跪伏在父兄面前,他没有见过父兄们一面,他是个遗腹子。
“罗将军早年与我义父都在张将军麾下,大海寺兵败后投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