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 >> 第26章 土豪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229697/

第26章 土豪(2/4)

农民军干嘛?!

唉!

米脂县这次赈灾只持续半个多月就结束了。

雁过拔毛是肯定的,至于有多少钱粮落在老百姓肚里,没人在乎。

李自成也懒得掺和,心意到了就好。

现在革命军的几员大将勉强操练出来了,随后招精兵四百余,让他们去教导。

如果不考虑那些因为长期饥饿而造成的营养不良,古人的身体素质要比后世人好太多。

恶劣的生活、卫生、医疗环境下,相当于以死亡率为代价对人口进行自然筛选。身体素质不过硬的根本活不到成年,剩者为王。

光一个接生,用生锈的剪刀剪断脐带,婴儿就不知道要死多少。能挺过来的自然强。

所以,兵源基础相当好。

李自成抽空再进城跟韩金儿鬼混几天。那玩意儿可好玩了,戒不掉。

这还咋干大事嘛!老李一边自责一边乐在其中。

一晃就是七月。

月初,瞿式榖又来了一趟。

李自成跟他深谈几天,瞿老汉还着重请教了一番乐理。

这年头会填词的人无数,能做好曲子的却没几个。不然也不会保留曲牌了,一支曲子能配几百首词。

老朱家难得出一个人才,朱载堉创了十二平均律。但是囿于各种限制,他的理论流传不广。本人也在二十年前去世了。可惜!

为什么需要十二律?

由于乐器制造与人的听觉限制,不可能在音乐里面用无限多的音程,所以需要有所选择,因此有了律制。

又因为简单音程较为和谐,会尽可能地将它们包含在律制之中。最和谐的几个音程:1/2,2/3,3/4之中,其最小公倍数正是12。

十二律就是一个八度分为12份,作为律制基础。

早在《管子》、《吕氏春秋》中就有了“三分损益法”。可以将它近似理解为五度相生律。

但无论是五度相生、还是三分损益,都无可避免地出现两个问题。

五度相生不能生成八度。这在中国也成为“黄钟不能还原”这一千古难题。

五度相生所得出的等位音会出现细微差别。

这两个问题导致五度相生律不方便直接用于乐器制造,而需要加以一定改进。所以十二平均律很有必要。①

历代一直有学者试图解决“黄钟不能还原”——曾侯乙编钟横跨五个八度,中间三个八度有完整的十二音。

比如南朝宋时期的天文数学家何承天。他在《立法制议》中首次提出十二平均律所对应的数列,可惜原书已经失传。

当时主流律制是通过多次损益而达到六十律,而何承天拒绝这种做法并发明了“新律”。

何律是按照弦长差值所平均的结果,并非按照频率比所等比计算的真正的十二平均律,但其明显已经有了十二平均律思维,且其实际效果也已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

从南北朝到明朝,也有许多类似的对五度相生律进行改良的方式。

比如宋代蔡元定的十八律,在以十二正律为宫时,可以在所有十二律中保持三分损益法七声音阶中特有的音。

到了明代,其中集大成者要属大明宗室朱载堉。

由于八度弦长比为2:1,要将八度等分为12分,即需要求等比数列的公比x=2^(1/12)。先将纯八度开平方,得到蕤宾1.414213562373095048801689;再将蕤宾继续开平方,得南吕1.189207115002721066717500;再将南吕开立方,则得半音应钟1.059463094359295264561825……

距今七年后,法国人梅森会出版《和谐音概论》,在西方第一次提出了1.059463这个数字。而比他更早的朱载堉推算出的频率比是更加精确的1.059463094。

十二平均律是不是从中国传到了欧洲?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李之藻在自己著作里提及了十二平均律。他是填主叫徒,与利玛窦交往甚密。

利玛窦在日记里提到过朱载堉的历法理论,所以,他有可能知道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

利玛窦又和梅森是好友,因此两人也有可能讨论过朱载堉的理论。<

状态提示: 第26章 土豪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