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谋划丝绸之路(1/3)
身处函谷关的太子刘彻,通过羽林卫的鹞鹰传讯,比京城中的景帝和群臣更早接到关城大捷的消息。他将羽林和虎贲交由给典属国公孙昆邪节制,还特意留下了羽林仆射公孙贺和虎贲仆射马屿,领着张骞和李当户,在十余名死士的护卫下,轻骑疾驰,短短两日便回到了长安城。
如今关城大捷,民心大振之时,梁王为首的诸侯王势力皆不是癫狂之徒,自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于此时再起兵篡逆。况且还有八千虎贲和千余羽林协同当地郡兵防守函谷关,一旦公孙贺动用高爆炸药,哪怕是梁王挥军数十万,也必然要饮恨关下。
刘彻之所以如此着急回京,首先是为了出席国宴,在边关大捷,举国欢庆之时,太子若不出席,恐怕又要谣言四起了。其次,便是出征将士押送五万余匈奴战俘进京献俘后,稍显棘手的战俘处理问题。
整整五万有余的战俘,除去伤者,尚能立刻从事劳作的重劳力仍堪堪五万。毕竟汉军将士也不是善茬,很多行动不便的战俘,尽皆被偷偷的斩首,充作斩获的军功。而汉军将领对之也采取默许的态度,毕竟汉军从来没有照顾受伤战俘的惯例,加上要进京献俘,运送首级比运送伤兵要轻松上许多。如此一来,真正能撑到长安城的俘虏,大多是些四肢健全的精壮男子。
如今大汉权贵们,都眼巴巴的等着这些廉价劳动力。两年来,景帝在太子刘彻的建议下,并未如史上般花大力气处理土地兼并问题,而随着关中各郡大量的工匠和农夫进入到长安周边新开设的各类作坊,作为大汉经济和农业中心的关中平原,劳动力出现了极大的缺口,特别是权贵世家手中握有大量的粮田,隐隐出现了耕作人口不足的现象。
刘彻并不在意少量粮田被抛荒,随着化肥和良种的发展和普及,今年关中各郡的粮田亩产量会提高不少,适当减少耕作面积反而是他希望看到的。毕竟关中平原的水土保持,关系到未来的黄河治理计划是否得到很好的成效。
“皇儿,你拟定的这筑路的条陈倒是有点意思,为何不先行营建我大汉疆域内的道路,却是先通往西域的数千里沥青大道呢?”景帝阅读完刘彻呈上的条陈,疑惑的问道,在他的印象中,这个宝贝儿子应当不是无的放矢。
刘彻已有所指的笑道:“父皇难道认为这数千里沥青大道不在我大汉疆域内吗?”
景帝捋了捋胡须,自然领会到刘彻的意思,如今匈奴右部已被打残,西羌诸部的五万骑兵又被困死在北地郡的边塞外,收拾西羌也是早晚的事。这也是景帝没有立刻否决刘彻筑路规划的主要原因,良好的道路是后勤补给最大的保证。
景帝沉吟片刻,复又道:“朕自然知晓此中道理,可若说此路只是为了行军和运送粮草,朕可不相信你会那么上心。依你那唯利是图的性子,恐怕还有其他的好处。”
刘彻闻言,无奈的苦笑道:“难道儿臣在父皇眼中就是如此不堪?儿臣可是日日忧国忧民,为江山社稷计啊!”
景帝双眉一扬,斜着眼瞟了瞟他,没有言语,满脸鄙薄的意味。
刘彻挠挠头,厚着脸皮道:“父皇果然明察秋毫,儿臣之所以要修建这条道路,除去调兵之用,还要打通前往西域的商途。”
景帝皱了皱眉头,不以为意道:“我大汉地大物博,西域却是贫瘠之地,为了通商花上这般气力,似乎得不偿失啊。”
刘彻满脑袋黑线,对皇帝老爹拿无知当有趣的想法腹诽不已。大名鼎鼎的丝绸之路,竟然在他眼里是得不偿失的举动,放在后世要笑掉大牙。当然,穿越至汉代十数年的刘彻,也渐渐理解了汉初统治高层的思维,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的想法没有任何错误。对于后世高度赞扬的丝绸之路,刘彻更是有另一番的认识。
在历史上,汉武帝时开启的丝绸之路,主要是向西方出口丝绸,进口玉石和香料等各种奢侈品。重申一下,汉初的金银等贵重金属,并未当成主要流通货币使用,特别是银,只是作为饰品,因此丝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