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权臣是怎么形成的(2/3)
明白李承乾是想说权臣的可怕,李世民一直在心里默默地想着,到底要不要再任用尚书令。群臣虽然心思很多却不敢贸然开口,在这个时候万一犯了这两爷俩的忌讳性命难保。/p过了一会儿还是禇遂良正色道“太子殿下,后汉亡于宦官专权。汉灵帝宠信十常侍以致祸乱朝廷……”/p
李承乾闻言摆摆手道:“禇学士所言固然不错,但是也别忘了后汉是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p
禇遂良闻言一滞,他也得承认李承乾说的是事实,群臣又都不说话了。/p
李承乾目光平静缓缓扫视群臣,见群臣也都目露思索的神色,才接着道:“孤王今天把你们召到父皇榻前,为的商量制订我大唐千秋万代不移之法,你们不要想太多。”/p
群臣闻言忙起身向李承乾行礼道:“臣等遵旨!”/p
李世民见状摆摆手示意群臣坐下,一脸欣慰地道:“朕病了这些日子全赖诸卿辅佐承乾才能支撑朝局。今日商量的事情又关系到我大唐千秋万代之事,诸卿只管畅所欲言。”/p
马周闻言起身含笑道:“太子殿下天纵之才,臣等先听太子殿宏论,若能拾遗补缺也是臣等的福份。”/p
群臣都佩服马周的急才,他们实在不敢当着李承乾的面乱说。/p
李世民闻言点点头道:“那承乾就先说说你的想法。”/p
李承乾闻言先给李世民一眼色,然后看着群臣道:“刚才禇先生说到后汉宦官专权,不知诸位有没有留意过前汉和后汉的权柄都是越往后期越往皇宫的后方移。/p
汉武帝时因为御史大夫的属官御史中丞是在宫里办公,所以武帝初时就用御史大夫分丞相的权柄。/p
后来御史中丞也不方便了就用尚书台,尚书台原是宫内宦官掌管的,太史公受刑后就任职尚书令。/p
到了后汉皇帝多幼年登基,太后秉政外戚专权,可是太后秉政通传政务就是宦官。/p
小皇帝长于深宫妇人之手根本接触不到大臣,朝廷上权臣一手遮天,他不用宦官用谁?”/p
“陛下!”高士廉一脸担忧地看着李世民道。/p
李承乾陈述了一个事实,但是在场的大臣却听的脸色大变,他们不敢顶撞李承乾都看向病榻上的李世民。/p
李世民闻言无奈地道:“承乾你好好说。”/p
李承乾闻言朝李世民点点头,扭头着看着群臣加重语气道:“无论是做事情还做学问都要讲‘实事求是’,实事已经发生的真事,‘求’就是求索,‘是’就是其中的根本原因。如果不能实事求地把问题摆出来找出其中根本原因,是解决不了问题的。”/p
群臣闻言不由面面相觑,李承乾竟然教导起他们来了,但是李承乾说的也有道理,反驳不了只得起身拱手道:“臣等谨遵太子殿下教悔!”/p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和群臣心里感慨不已,想着若是自己真走了以后谁在李承乾和大臣中间调和。/p
“孤王刚才说前汉是因为皇帝或是秉政的太后居于深宫,外臣又都受权臣摆布,只能越来越重用身边的人。/p
孤王现在把这个问题摆出来,就是要防止我大唐以后也出现这种情况。”/p
“太子殿下深谋远虑臣等佩服。”马周见李承乾压制了众臣,便跳出来拍马屁。/p
李承乾却不领情,直接一摆手道:“先不要说这些,听孤王把话说完,你们再拾遗补缺。/p
想要防止权臣就要分权,现在我大唐行的三省六部制,就是前隋的分权方略。”/p
李世民和群臣听了不由都点点头表示认可。/p
李承乾接着道:“可是这种分权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甚至有时候会造成政令不通,这都是因为六部权轻。”/p
六部权轻?/p
群臣心里打一突。/p
要知道在唐朝尚书令是正二品,左右仆射是从二品,六部尚书是正三品,而中书令和门下省侍中也才是正三品。所以六部尚书在初唐时品阶可不算低。/p
李承乾不理会众人吃惊的目光,直接说出了他的看法。/p
“现在六部只是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