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晚明霸业》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晚明霸业 () >> 第1017章 岳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221805/

第1017章 岳丈(1/3)

火车的鸣笛声,像是古老的巨龙,在沉睡中苏醒,向全世界发出了属于他的怒吼。

他们的皇帝陛下,徐梁坐在牛皮软垫上,终于用一声的拼搏,感受到了绿皮车的气息。

治国十年,关于铁路的铺设问题,终于尘埃落定。

最终的结果肯定是选择北京到天津这条线。

这大明各方势力的通力协作下,京津线很快便完成了。

在经过十数次的试验后,皇帝陛下坚持要自己亲自搭火车,这才有了这次远行。

而见证这一次火车出行的,还有各国的使者。

他们感慨着距离这座古老的大国的距离越老越遥远了。

为了让孩子们一起感受工业的力量,徐梁带上了五个儿子,包括尚未开口说话的老五。

太子说是“知道”了,其实未必就是真的知道。相反,在被父亲教育过后,他更多的是迷茫。

千百年来,恐怕所有的孩子都会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读书。

或许徐梁自己忘了,但他小时候也肯定有过这个疑问。

关于答案,宋人说得最清楚: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宋真宗还有一首诗,曰:“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这诗绝不是鼓励青少年。

若追究根本,就连孔夫子都指出:耕地还有饿肚子的可能,学习则必然有禄位在其中。可见学而优则仕是从古至今的通行价值观,区别只是仕然后为自己谋私利,还是为生民立命,这就取决于学者的境界了。

太子的身份注定他不需要“仕”,那么他求学的意义何在呢?

父皇曾经教育他,学习能够充实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书籍是人升华的阶梯,知识使人走向文明脱离蒙昧,这些话总结下来就是一个意思:因为我们不够完善,所以要努力学习,完善自己的人格,升华自己的境界,成为先贤至圣那样的人物。

本着对父皇的崇拜,太子很小就奠定了对圣人的向往。读书之后,凡是修身养性的学问,他都十分用心,那些先生们也很无私地将圣人言行告诉他,将如何成为君子。乃至于圣人的路径指给他。

然而走着走着,他发现父亲反而不认可他了。

这是因为自己走偏了么?还是因为父皇应了那个“叶公好龙”的典故?

太子在后来的行程中都没有开口说话,只是看着窗外闪过的林木和田野。他已经从蒸汽时代的震撼中回过神来,不再像几个弟弟那样仍旧充满了兴致。他发现父皇也拿出了一本《化学》的杂志读了起来,仍旧是孜孜不倦地完善着自己的不足。

——莫非的确是我格物不足的缘故?

太子想起了王阳明的故事。在阳明先生幼年时候,曾坐在庭院中格一片竹叶长达七昼夜。乃至于最后昏死过去。虽然阳明先生并未因此得道,但是这种追求智慧的坚决仍旧让太子十分向往,他也曾偷偷模仿,但只是两餐未食,母后就已经哭红了眼。

再看看《化学》,里面都是天地万物构成根本,以及变化原理的内容,几乎每出一期就会成为新的化学课本。太子对于这些变化既是新奇又是排斥,总觉得这些东西与性命之学根本没有丝毫关系。

的确。你知道铁和氧能发生氧化反应,但这能解决你心中的困惑么?

能知道天地人之间的感应么?

能秉持中道而不做任何错事么?

能圆融地在社会中游走,让所有人见到你都如沐春风么?

既然什么都不行,学他还有什么用?

国家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个万民皆尧舜的大同世界,而非蝇营狗苟的小人世道。

太子猛然间感觉到一股剧痛,原来是自己的手指甲深深嵌入了掌心肉中。

这么想实在太危险了。

如果自己是对的,那么父皇就是错的,他可承担不起偶像倒塌的痛楚。

太子心头满是纠结。偷偷看了一眼父皇,生怕自

状态提示: 第1017章 岳丈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