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章 变化(2/3)
成亲后,依然跟着童氏行医,整日价呆在林氏医馆,跟未成亲时没两样。说来好笑,自从钟树晨开了武馆,闲极无事的林仲嗣有了去处,武馆就像他的游乐场一样,有事没事就去瞎指挥一气,不过大家也知道他的老小孩性格,也没人跟他认真,倒是从他那里学了不少本事,他便直嚷嚷着要孙女婿给他发薪银。
大郎的姑姑林淑珍老两口,病好后非要搬出去,说是她二人还能动,还能种地,还能自己养活得了自己,林家人怎样劝,老两口都不听,最后实在拗不过,李翠梅便让人将原来住的院子收拾出来,将老两口搬了进去,并把附近几亩地划给他们,也算是随了老两口的心意。
其实,林家人各个都明白,老两口虽恨儿子周小锁不争气,心中还是指望着,哪日儿子能够来找他们,一家人也好团聚,安安静静的生活。
林家旧院在灾民潮来临前,曾是林氏女子学堂,林镇如今发达,林氏学堂选址重建,便把原来的院子腾了出来,一般时闲置着,偶尔旅舍不够住,林家旧院也会临时出租。
见林淑珍老两口有事可做,袁莉的爹娘便也开始闹腾,袁家本是靠酱菜起家,如今袁家老两口也想干回老本行,开酱菜铺子。人说老小孩老小孩,你越劝他越是来劲,最后实在无奈,六郎夫妇只好随老两口搬出林府,住进镇上一个带有小院的铺面,此也是大郎的产业。
六郎夫妇当然不会让老两口亲自操劳,买了人按老两口的方法做酱菜,他夫妇二人经营,倒也越做越大,后来形成了规模。六郎自己的家具行也越来越有名气,有时还会有远处的客人订购。不过,每成一笔生意,他都得给自家侄女林芳一份提成,谁让他用了林芳的图纸呢。
林芳如今的小金库越来越饱满,她主意多,每给家人生意提个建议,她都会笑嘻嘻伸手要提成,包括林武的胶泥场、林氏饭店、林氏翠记三坊、林家戏院、林家旅舍、林氏医馆、二郎的铁艺铺、六郎的家具行,还有其他杂货铺子。几乎林家所有产业,她都没放过,所以除了“小人精”这个称号外。她又多了一个荣誉:小财迷。
还有,你别看司马茹素是朝廷的种殖官,而木耳种植场受益最大的,反而是林芳。
齐彪当年向朝廷报请黑木耳种植地时,便说是林家愿将自家隐秘产业贡献给朝廷。朝廷当然不会做出抢夺老百姓产业之事,钦定林镇为朝廷木耳种植地,林家为皇家黑木耳供应商,朝廷提供大量物资,以助林家扩大养殖地,这也就顺便帮大郎解决了安置灾民的问题。
之所以请封司马茹素为种植官。因齐彪知道,林芳当时已经衰竭,根本没能力管理耳场。耳场主要是司马茹素在管理,请封司马茹素为种植官,一方面可以为林家多一层保障,毕竟司马茹素代表朝廷,别人要想抢夺林家产业。也会有所畏惧。另一方面,也可安司马茹素的心。虽然那时司马茹素还只有十岁,齐彪却未当她是个单纯的小女孩。
黑木耳人工养殖,当初是林芳自己折腾的,大郎夫妇便将黑木耳所得收益,全部当作林芳的私人产业收入,替她存了起来,就像林武的胶泥场一样,所有收益都归林武个人所有。
不管林家如何变化,有一点不变,就是全家人很是团结,并未因钱财问题起过争执,反而互相出主意,除了林芳这个小财迷,谁都没想过问对方要分成,家人对于林芳的财迷行径,也只以为她贪玩,并未与她生分,于林芳本身来讲,她也确实是出于好玩。
林府现在的模式是,名义上林仲嗣为家主,实际上以童氏为主,童氏总管全局,林仲嗣的阅历丰富,二人互为辅助。当家人是林大郎,可他公务繁忙,实际当家的还是李翠梅。
二郎分管旅舍和戏院,李翠红分管各县镇饭店和粮铺,六郎和袁莉夫妇分管其他杂货铺子,三坊和各县镇成衣行,还是由李翠梅主管,林武总掌运营家中全部生意,家中还有一个狗头军师林芳。
林武无论多忙,只要未出林镇,都会在家陪爹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