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零章 一个时代结束了(1/4)
战争结束后,仁川港终于恢复了通航。
但川流不息的景象并未到来。除了严冬外,来朝鲜的船只已经非常少,除最多的i本船外只有美俄两国会偶尔光顾,后者主要是因为旅顺还没完全从战争中恢复所以将仁川选为越冬港。而昔i最多的英法船只却因为德军潜艇的绞杀造成海上运输几近瘫痪,为确保至关重要的大西洋生命线,他们抽回了所有能够抽回的远洋船只用以维持运输量。
美国船来的也很少了。杨秋上台后华尔街早已把可怜兮兮的朝鲜市场抛诸脑后,欧战导致他们连四亿多人口的大市场都不得不暂时放在一边,哪还有jing力来开拓被i本笼罩的朝鲜呢?说来真可笑,目前西南太平洋上最大的远洋船队居然是昔i没几艘海轮的中国,四海、五洲和招商轮、交通行四家航运公司总计40多艘远洋轮几乎包办八成以上的海运业务。
昔i亚洲最大的航运国家i本,却因为不熟悉潜艇导致11艘海轮被连续击沉。10年来过分追求海军巨舰却疏忽航运投资的他们至今都没有一艘万吨轮,全国超过5000吨的海轮总计23艘,现在一下子丢了7艘(击沉中4艘非i本或大型海轮)可想会对航运造成何种影响。就算i本已经拥有较强的造船能力,但失去廉价矿石来源地后连钢铁工业都飞速萎缩,印度的第一批生铁又没抵达,就算抵达也需要按战前价格付款并优先确保英法驱逐舰订单,所以民用造船业务已经基本瘫痪。
刚过去的1914年让i本痛彻心扉,进入1915年后不仅没好转反而因为动dang的政治局势愈加黑暗。更糟糕是由于工业萎缩严重,尤其是民用领域裁员chao屡见不鲜,大量非i本籍工人开始离开前往工业发展火热的中国谋求生存,其中就包括很多甲午战争后从中国引进的技术人才(注1)。
北一辉和青木宣纯目前还没心思关注这些,就算关注也会觉得只要重新打败中国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他们认为目前的最重要工作就是找到志同道合者并筹措经费制定计划。所以从横滨搭乘一艘海军特设运煤船来到朝鲜。由于民用船只紧张为了确保燃煤供应,i本海军也不得不低下头颅派运输船从事这种昔i绝不舍得拿军用船来消耗的工作中。
踏上陆地后。两人立刻察觉到弥漫于空气中的紧张气氛。通往码头的各条道路全堆起了厚厚的沙袋,一tingting硕大的机枪从里面探出,到处都是荷枪实弹的i军士兵。朝鲜籍工人们需要在刺刀监督下完成全部工作,就连上厕所和吃饭都必须接受监管。铁丝网和围墙上还有战斗留下的斑驳痕迹。尤其是一片明显由烈xing炸药形成的巨大黑斑更是刺目。
914事件是各国公认的中i战争转折点,因为就算青岛战役输掉i本其实还有机会。要知道当时旅顺和关东州还在i本手中,拥有150门重炮和数十处坚固要塞,并驻扎有3个师团的i军完全可以依托要塞长期据守。而且金州两面靠海,仅靠海军舰炮就能截断任何试图进入的部队。即使敌人潜艇也是不可能完全封锁的,但就在陆军部制定以旅顺消耗敌人两到三个步兵师后再转入战略反攻的计划还未出炉时,却传来最糟糕的消息。朝鲜高宗李熙的死绝对是致命的,导致朝鲜出现了最可怕的全国xing暴动,上百万朝鲜人从全国各地向驻军发动袭击。破坏铁路甚至还短暂占领平壤。
那个时候i本是慌乱的,一度觉得中**队很可能借此机会放弃关东州,而转向大规模越江进入朝鲜。
在一些i本人心中朝鲜的地位远远超过满。就连军中都有这种思想。因为i本迈开大陆扩张的第一站就是朝鲜。真正吞并的第一个殖民地也是朝鲜。失去朝鲜就意味失去通往大陆的桥头堡将再次成为海岛国家,20多年的成果将全部付之东流,所以权衡再三连山县有朋都不得不屈服朝鲜动乱的压力,而且还将本该撤回国的数万将士留在朝鲜镇压暴动。
两人此次来就是为这些浴血奋战最终却耻辱撤出大陆的同伴。他们觉得这些士兵将是实现理想的希望。但想要成功也不容易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