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我生活在唐朝》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我生活在唐朝 () >> 第一百九十六章 端午之会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206942/

第一百九十六章 端午之会(2/3)

端公”和“观花婆”,算个“水分”或者杀个公鸡,用鸡血祭祀某些存在。

所以,身在关陇,老秦故地的长安人对于祭屈原这种浓浓的荆楚风格的祭祀,明显是不太看好的。

虽然所有人都承认,屈原真的很伟大就是了。

虽然不知道端午纪念屈原的说法是怎么慢慢传遍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但是此时唐人过端午,更多则是一种对于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利用,而不是在特定的人身上。

因为端午是“恶”日,人们所做的一切行为都是用来祛除恶气。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老秦故地的长安人,大多认可的还是这个说法和老传统。

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而《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

而饮雄黄,佩戴艾草这来自《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

《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

就跟驱除怪兽“夕”的惊心动魄的日子被过成盛大节日一样,“恶”日端午也被乐观且擅长把一切特殊日子过成节日的种花人民,过成了庄重的节日。

不过这个节日里不像后世那样欢声笑语,而是大家个个神情严肃庄重,生怕自己家里的某个人没有好好洗澡或者带上艾草菖蒲导致受了“恶”。

李南发觉,对于这个说法,古人是认真的。

他们是真的以为五月初五就是死亡之日,五月就是恶月,在此月出生的人就是厄运之子。

《论衡》中有云: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意思就是忌讳举报正月和五月出生的孩子,他们如果杀父母,大家也不要觉得不敢相信然后去举报,因为根本不值得怀疑,几乎可以断定就是他们干的,举报还会让自己沾染晦气。

有趣的是,东晋有个大将姓王,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后来在正月里被人摔杯为号给杀了。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个飞天蝙蝠柯镇恶,为什么这么让人讨厌了,原来是天生的,听到司徒灵雪说起这段逸闻,李南越发觉得金老爷子果然学问深厚,随便一个名字背后都有这么深的含义。

本来吃粽子,此时又叫角黍,饮雄黄,佩兰沐浴,屋前屋后撒驱虫的药粉,都是在五月初五已经过了的。

为什么还要有个大端午呢??这个节日李南小时候家里也过过,但是不知其所以然。

这就要从大唐官员的特殊待遇说起了,在唐朝当官,不仅福利好,放假也很多,二十四节气都要放假,小官做十天休一天,有些官员做五天休一天。

如果遇到大风天,怕上班被砸到,危险,不去!大雨天路不好走,沾染泥泞失官员体面,不去!下大雪不去,日蚀也不去!

而且如果朝中的某位大臣或者皇亲国戚死了,只需要到他府上说句节哀,又可以放一天假。

所以此时端午放假不是为了庆祝,而是为了避祸。

而放假最多的假日,不是在过年,而是五月的田假。

既然是恶月的话,国事处理也会不顺,反正大家都不想上班,五月正是田里忙的时候,你不是有职田么?给你放假,回去好好处理农事吧。

这个田假,足足有十五天!正好都是在五月的下半月。

正所谓放假之前都要先吃一顿庆祝,在加上五月十五似乎是五月正中,恶气最重的时候,于是慢慢的,在长安官员的带领下,不少人也在田假的前一天跟朋友同僚聚会,谓之大端午。

如果说五月初五的端午是全家一起吃粽子饮雄黄祛除体内毒气,将粽子扔给水里的鬼神,瑟瑟发抖的躲避恶日的日子。

那么在长安,五月十五号,就是长安的官员贵人们各自交游,庆祝上五月最后一天班的日子!

但是这个对于一天班都没有去上过,左拾遗隶属的门下省,门都不知道哪里开的李南来说,放不放假没有区别。

相反,他还因为大端

状态提示: 第一百九十六章 端午之会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