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志向(2/3)
来到工段最后一截位置,看着水力驱动的起皱机,对刚烘干的带状竹纸进行“起皱”处理,之后是裁剪。绕在滚筒上的带状竹纸,遇到刮刀阻挡后起皱,只要调整好各种“参数”,起皱恰到好处又不让纸破损,那么,一张张柔软、褶皱相对均匀的‘净纸’就做好了。
经过裁纸机裁剪,便可以打包出场。
净纸(卫生纸)上的细微褶皱,可以增加接触面积,强化吸水性能,所以,新工艺制作出来的净纸,吸水性相对强很多,吸水后又不容易烂。
虽然明显比不上后世的卫生纸,但在这个时代,无论是价格还是品质,绝对没有竞争对手。
而这样的造纸流程,只要稍微改改,就可以制作包装纸,增加漂白工艺、配入麻纸浆,可以制作品质一般的书写纸。
若用芦苇、稻草为原料,也能制作价格低廉的丧葬用纸。
匆匆而来的武祥,见着李笠看机器看得入神、面带喜色,自己同样欣喜不已:“寸李郎,这作场可太厉害了!”
李笠便服出行,但身边有随从,武祥便称呼为“李郎”,李笠闻言点点头:“当然厉害,独一份的买卖嘛。”
“这样的造纸场,必须建在堰坝边上才能有稳定的水动力,除非河水干涸,不然就能从年头生产到年尾,十分稳定。”
“前景一片光明的产业怎么样,武东主,合作发财的事情,谈得如何了?”
“差不多了,差不多了,他们现场参观时,一个个都目瞪口呆。”武祥笑起来,笑得十分开心。
“从原料,到运输,到生产,到外销,每个环节,都在谈,都谈得差不多了。”
“他们已经开始在各地收购竹子,运来鄱阳,几个造纸场已经在筹建鄱阳这两年建了不少堰坝,如今除了蓄水,还能办作场造纸,可不得了。”
武祥越说越激动,他没想到,李笠真的想出办法、改良了造纸工艺,虽说‘净纸’的销路尚未打开,但他绝对相信李笠的判断。
武祥是个军号将军,但并无实职,所以,还是李笠身边打点各项事务的帮手,现在,负责
造纸产业事宜,眼见着‘钱途’一片光明,当然干劲十足。
这种改良后的造纸工艺,李笠让武祥高价出售给少数几个人,所以鄱阳境内的造纸场,今年不止一家开工生产。
每家作场的‘生产线’,不止一条。
几个造纸场一旦运转起来,对于竹子、生石灰的需求也会大幅增加,江州盛产竹子,而这两年因为鄱阳郡大量扑杀钉螺,石灰窑的数量也不少。
原料和制浆剂都不缺,所以鄱阳的造纸产业只要打开销路,就能迅速发展起来,然后影响、惠及很多人。
“今年年底,我上任就满三年了。”
李笠缓缓说着,武祥侧耳倾听,
“三年为期,我会实现当年定下的目标。”
“接下来,我是继续留任,还是另有任用,不知道,毕竟地方官的任期有长有短,但是,只要鄱阳的基础打好了,我就算离任,也不需要担心。”
“你也不能老是挂个将军号,却无所事事,国家正值多事之秋,我们总是要报效朝廷,为天子分忧的。”
“所以,我们要记住,办产业、做买卖赚钱,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志向。”
“我们的志向,是有能力保境安民,是要建功立业,而不是为了当个富家翁。”
武祥闻言心中一动,问:“李郎,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
“不需要听,想都知道。”李笠抬头看着天空,“太清元年时,大梁幅员辽阔,东起东海之滨,西抵巴蜀之地。”
“如今呢?几乎是被人拦腰砍去一半,形势岌岌可危。”
“如同金瓯,被人砍去一半不说,剩下一半,满是裂纹,眼见着,随时都可能破碎,国乱了,家如何能安稳?”
“我在鄱阳内史任上,已有两年,打下了基础,所以剩下这一年,我其实不需要做什么,年底,一样能实现预期目标。”
武祥听着听着,听出不一样的意味来:李笠不打算老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