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经济繁荣(2/3)
是治标,关键还是要发展经济,给这些人找些事做才是真正治本的法子。安塞营前后招募了2千多青壮,依附安塞营而生的流民亦为数不少。因为安塞环境改善,本地大户从流民中招募耕地的人手亦不下3、4千人,在县城中各家做工的也有近千。另外大量人手被吴为组织起来修缮水利,其中诸多材料如陶管、砖石等物均需大量人手开采烧制,也吸收了不少劳动力。而吸收流民最多的要属开荒了,经过几个月的开垦,可称成效斐然。虽然种下的冬小麦是本地品种,并非后世动辄亩产几千公斤的杂交种子,但因应用了土化肥,土农药等诸多现代农业新技术,又加上水源问题得到解决,到明年夏天取得亩产3、400斤想来亦非难事。
吴为又命各地“日升昌”商行大量采购各种生产资料,如陕南甘肃的棉花、口外河套的羊毛和牛羊皮、山西的芒硝等物运往安塞,组织流民中的妇女纺纱织布,硝制皮裘,一来满足自身需要,天气渐渐转冷,数万流民多衣衫褴褛,冬天御寒之物缺口甚大,二来通过“日升昌”的商路可将产品销往各地创收。陕北民间本来家家户户都有纺机织机,这是小农经济的标志之一,老百姓的看家本事,连后世的陕甘宁根据地开展生产自救运动也是用的这个。
唯一可虑的是流民逃难途中,不可能随身携带纺机织机,而纺纱机小巧,自制亦不为难,但织布机却着实是小民家中的大件家当,费用不菲。既是流民,身无长物,又不欲在此安家,让他们购买机器是不可能的,吴为索性将生产资料这部分全部承担下来。无非就是个超级大工坊主嘛,这年头的人还是有这点见识的。
他将流民中的木匠铁匠组织起来日夜赶工制作纺织机械,不足部分让商队从各地订制运来,又在码头附近搭建了几个大型厂房用来安放织机,从流民中招募女子进厂工作。这时节陕北民风保守,不似江南般视女子在工坊做工为习以为常之事。一开始流民们对女眷抛头露面到外做工都存有观望之意,各类谣言也不少,待见少数做工者回来言及内情,方才打消顾虑,同意将妻女姐妹送入做工。
原来那厂区与码头仓库区连为一体,管理人员都是吴大人的女仆,并无一个男子。厂区外倒是有不少安塞营的兵士负责整个厂区和仓库区的安全保卫,但与厂区相距甚远,且吴大人严令他们不得随意进入女工区域,违者将受重责。众流民听得如此,方才放心。
吴为引入后世的三班倒工作制,让女工们分三班轮流上工,每班只工作4个时辰,织机昼夜运转不停。如此一来,即保证了女工们的身体健康,又提高了工厂的生产效率,还可吸收更多富余人力,可谓一举三得。
至于纺纱机小巧轻便,操作简易,倒不一定非要集中在一处,同时一部分妇女也要照顾老人小孩,或要下田劳作的,或是中老年妇女不能适应工厂的高强度作业的,这些人都不能到工厂上工。吴为照顾到她们的情况,命人将纺机登记造册后分发给她们,由她们在厂里领取羊毛或是棉花,回家纺成纱后交回厂里,按完成产品数量和质量付给报酬。交活日期也不严格规定,多劳多得,便于各种不同情况的家庭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处理。
而裁制衣裳被服,硝制牛羊皮裘也都建立了类似工厂,男工女工严格分开,中有高墙相隔,只有运送材料的车辆才能互相出入,管理人员均由吴为从手下的奴仆中选出。
随着各项工作展开,工厂区的生产迅速走上了正轨,比吴为预想的还要快得多。
其实想想这也是极为正常之事,明末生产力虽然不如现代,但劳动人民的动手能力并不差,女子从小就是惯会纺纱织布的,个个都是熟练工,马上就能上岗的那种。制作衣裳被服也是,古代象这些东西都是自给自足,哪家女人不会这些手艺是要被人指指点点的,只有少数富户或者单身汉才会去买成衣。
牛羊皮的硝制也是如此,只不过以前条件不具备,民间多用草木灰和盐硝制罢了。现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