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三股势力(2/3)
不会带上那批礼单,必然已经被他销毁。如果他留下来的话,就只能去找司隶的黄巾信徒。”“是的。”
陈暮一脸孺子可教。
作为一个已经体验过汉朝生活的现代人,他深知这个时代的不方便。
出门在外,要么步行走路,要么使用交通工具。
南船北马,侯栩想要离开洛阳,就得坐马车,或者自己骑马,这样带上一些财产和私人物品,自然没有什么问题。
但问题是现在是什么年代?
汉朝的士人想要游学,必须带上佩剑,并且勤习武艺,邀上三五好友,才敢出门远游。
这还是和平年代。
而在战乱年代,一个人出门,还带上大笔钱财的话,无疑跟送人头什么区别。
山匪路霸,败兵暴民,任何一种都足以要人的性命。
所以如果侯栩从张让那出来后,身上带了钱,并打算离开洛阳的话,就只能带上少数可以藏匿的金银,昼伏夜行,避开可能存在的危险,才有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如果家人也在身边的话,那就更麻烦,一家几口人走荒郊野外,可能会遇到豺狼虎豹,山匪路霸,给家人带来危险。跟着流民走,流民也会变成暴徒,抢夺他的财产食物,欺辱他的妻子,甚至很多州已经开始吃人肉,生命都难以得到保障。
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些人手同行来保证自己的安全。比如原来准备在司隶起义,却没有被抓到处死的黄巾信徒。
可一个人出去和一群人出去是两个概念,一路上吃喝拉撒,光靠侯栩自己的钱肯定不够,靠那些穷得叮当响,不得不起义反抗朝廷的黄巾信徒肯定也不够。
因此侯栩需要一大笔跑路费和安家费。
这就有点像后世古惑仔电影里,某个社团成员犯了大案子,需要大笔钱跑路到外地去是一个意思。
那么钱从哪里来呢?
当然就得打手头上这批掌握张让私通张角证据的礼单的主意。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陈暮去魏郡看了一眼,就立即说要回洛阳的原因。
因为他猜侯栩大概率还没有走,就算走,也不会离开司隶。
三人静静地在房间里等待。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张奉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一大叠竹简。
张奉满头大汗,进来就大声说道:“可累死我了,这些名单又不是需要记录的东西,还得一个一个查找询问。忙了我半昼的时间,也只找到了这部分。”
“是哪部分?”
陈暮询问。
“尚书台的出入名单,我是找尚书台当值的几个佐吏和小黄门问出来的,一个个名字官职什么的都写上了,怕是有数百人。还有一部分是党人大赦名单,天子只是下了个命令,实际名录还得去各部门要,我一个个搜寻访问,也不过才问清楚了数百人,太难找了。”
张奉将数斤重的竹简丢在桌案上,摇摇头。
天子轻飘飘一句党禁结束,大赦天下党人,党人的禁锢就算是解除了。
张奉却得跑断腿,四处问人。
因为光灵帝初年时期的党人名录就有上千,熹平五年,也就是八年前曹鸾上书掀起的最后一次党锢之祸,涉及到党人的亲属后代多达上万,再加上以前涉及到的人,几次党锢之祸波及范围最少数万人。
这批人如果是直系亲属,就要遭到追捕。如果是旁系亲属,则会被禁锢,不允许为官,不允许去外地。
所以除了党人的直系亲属以外,朝廷不会花这个力气去搜寻所有涉及到名录。
毕竟旁系亲属只是不允许当官而已,出仕要查清楚祖上五代以内的亲属状况,一旦查到,就不可能出仕,没必要留存名录,因此这一批旁系亲属最为难查。
张奉忙了一天,这批人在哪里,现在在做什么,除了当事人以外,谁也不清楚。
“那就先从这一批开始看吧。”
陈暮取来竹简,将属于尚书台那一部分的名录推到王钧面前,说道:“这些你来看。”
王钧一头雾水:“我看这些有什么用?”
“皇宫里的人我不熟,只有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