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博美矿业(1/2)
(第三更)
丹芦发现镁矿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但由于能源、交通等条件的制约,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直到七年前,在五塘乡和邻县交界的一个地方,发现了一个储量虽然不大,但足以支撑镁矿场需要的小煤矿之后,这片矿场才真正具备了商业开发的价值。
丹芦县倒是想自己开发,可这个穷的连公务员和教师工资都发不全的地方,根本没有资金实力来进行投资建设。
时任五塘乡乡党委书记的余嘉伟,在省城的一个招商引资会议上,找到了一个闽南省的投资商,由投资商出资6000万元,县里和乡里出政策出地皮出资源,按6:2:2的比例,合资设立了这个“丹芦县博美矿业有限公司”。
设计年产量8万吨重烧镁块,远景产量12万吨。如果完全达产,每年的产值将达到1~1.5亿元。正是凭借着这个政绩,余嘉伟荣升丹芦县主管工业的副县长。
当矿山建好之后,县里和投资商的分歧也就随之产生。
丹芦这破地方出点政绩不容易,余嘉伟自然希望能把这个政绩继续做大,以便自己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所以他不断的游说这位投资商,能够持续的投入,形成一条完整的镁合金产业链。而投资商却只对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初级产品感兴趣,对于后续的金属镁冶炼、铝镁合金生产等需要巨大投入的内容毫无兴趣。
当游说、利诱、威胁都失去了作用,对政绩红了眼的余嘉伟开始指使相关人等,采取各种方式阻挠矿场的正常运作,而县里对此则始终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余家作为五塘乡的望族,始终冲在最前面,双方发生了多次械斗。在一次冲突时,那个倒霉的投资商被年轻气盛的余胖子错手打死,但最终是由余胖子的一个远房堂兄帮他顶了罪。
当这个投资商的妻儿跑到县里要公道的时候,已经被利益彻底蒙蔽了双眼的余胖子,暗地里纠集了一帮人手,直接将那个可怜的女人和孩子绑走,至此消失无踪。
这一切都始终发生在寻常百姓的视野之外,所以并未引起太多的关注。而那个倒霉的投资商,也确实没什么更亲密的亲戚朋友,经过余嘉伟的多方运作,这个投资商似乎被所有人都忘却了。
余胖子出资“买”下了投资商的60股权,而他实际的出资额是——10万元。这部分股权没有直接挂到他的名下,名义上由县里持有,“博美矿业”的工商登记变成了县里和乡里的合资企业,法人代表变成了余利坤。(. )
甚至县局里关于此案的所有卷宗也都离奇消失,连那个顶罪的远房亲戚,也被悄悄放了出来,一起灭门的惨案居然就此湮灭。
至此,博美矿业就摇身一变成了余家的家族企业,除了每年向县里乡里各缴纳50万元的管理费之外,这个公司可以说和县里乡里毫无关系。
取得了博美的控制权之后,余嘉伟也没有了继续拉伸产业链的**——那确实需要巨大的后续投入,父子二人开始谋划如何能让这个公司最大限度的创造“经济效益”。
不得不说,余胖子还是很有些“经济头脑”。他采用少报产量,加大成本,关联交易的方法,把博美一个原本应该有不错经济效益的公司,活生生做成亏损企业。不仅偷逃了大笔的税款,分红更是不用提了,甚至连给县里乡里的那每年总共100万的管理费,他都经常用亏损的名义拖延缴纳。
他还在省外几个不同的地点,分别设立了三个空壳企业,来承接实际产量和名义产量的差额——仅仅是这一块,余家每年至少能从中贪墨4000万以上。即便是报表上的产量,余胖子也是把优质的重烧镁块,按照最低档次的轻烧镁块的价格,卖给了自己控制的空壳企业,借此将收益转移到自己名下……
根据魏然他们专案组的初步统计,仅仅是这几样手段,余家这六年来获取的净收益就有将近4个亿——相当于五塘乡将近一年半的gdp总额,以及整个丹芦县三年的财政收入。
六年来,五塘乡和博美矿业不是没出过反骨仔,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