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进五章 打汉阳(1/2)
长江总体虽然说是自西向东流的,但是从洞庭湖到武汉这一路确实从西南向东北流淌,在与汉水汇合之处,更是由南向北流淌。此时的汉阳城坐落在武昌城的西面。
武昌城有汉阳十八个大。汉阳共有三个城门,分别是朝东面向长江的朝宗门,朝西南的南纪门,朝西的凤山门。
清军守城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用转石和木料将大门封死。但是李国英为了防守武昌,将汉阳兵调了一半去武昌。为了不让明军发现,汉阳守将扒开凤山门,让绿营披甲兵从西面出城,然后向北绕道龟山渡过月湖,在后世曾国藩曾剃头创办的“汉阳铁厂”这个位置上船。
因为这里是一极好的避风处。鸟瞰大地,此处陆地有一段向北翘起,将铁厂窝在里面。绿营兵在这里上船,李国英认为能够很好地避开明军水师的耳目,而且即便是被明军发现遭到攻击,绿营兵也能够从容下船,不至于遭到极大的损失。因为向北翘起的这段陆地能够为清军争取足够的时间。
就这样,汉阳披甲趁着夜色乘坐小船渡过长江,在长江东南的“塘角”之地登陆,通过最北面的武胜门进入武昌。汉阳城的防守被削弱。
李国英的盘算如果明军不知道的话自然是高明的。但是,他错就错在把明军当傻子,可明军不是傻子。更何况清军当中还有明军的内应。清军的行动早就被明军洞悉。
汉阳在汉江南岸,明军水师不需要来到汉水以北。如此一来就不会经过汉水和长江的汇合口,不用承受来自汉水水流的冲击,很容易操控船只,这对于江上作战是极为重要的。
不论是在海上还是江上作战,水流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这是制胜的关键因素。
长江上本来就有水流的流向,如果再加上汉水汇合带来的不规则流动,船队很容易混乱,特别是在船只较多的情况之下,轻微的水流就可能造成船队的巨大损失。
汉阳城在汉水南岸而不是北岸,对于明军来说是十分有力的。
明军逆流奋力北上。韩代虎率领三千人在汉阳城南面的鹦鹉洲登陆。然后迅速向西直扑凤山门。凤山门守将见情况不妙赶快关闭城门。韩代虎也不着急攻城,而是迅速抢占凤山门外的归元寺。
仅仅过了半个小时,归元寺的清军守军就被全歼。这下好了,凤山门的守将需要时时刻刻防备归元寺,睡觉都得睁开一只眼睛。为了防止明军偷袭,清军再一次将凤山门封死。
明军船队行到武昌西面的长江江面上,武昌城上从南到北三座城门,文昌门、平湖门、汉阳门上的火炮开火了。
一开始,明军不及提防,被文昌门上的火炮击中三艘舰船,其中一艘起火倾覆,其余两艘严重受伤退出本次战役。
于是,船队为规避文昌门上炮火,改为三船并行北上,并且向西面的汉阳靠拢,尽量远离武昌城。毕竟武昌的炮火更为猛烈。
船队经过文昌门和平湖门的时候可以贴着长江西岸行进,但是到了武昌城的汉阳门外便不能如此了。此时武昌汉阳门和汉阳城的朝宗门是基本对着的。
此地,长江江面仅仅一千一百米宽。而清军的火炮最大射程能够达到六百米,火炮对射正可以封锁武汉地区长江江面。
明军逆流而上,船速缓慢,有利于清军瞄准。而且,在前面的船只多是运兵船,船上没有火炮,有的也不过是小炮,没有办法反击清军的袭击。被动挨打,顿时陷入轻微的混乱。
马进宝立刻下令,船只有序右转舵,折返回来。
武昌城汉阳门和汉阳城朝宗门这里本来是清军防守的最佳之处,可惜李国英、张长庚都是旱鸭子出身,虽然张长庚了解一些水战的常识,但是却没有想到这一层。
如果再在朝宗门和汉阳门上拉起一道铁索,对于明军船队的进攻将会大大不利。但是,清军什么都没有做。到了临战的时候清军方才发现此处竟然如此利于防守,可惜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李国英在汉阳门上大吼:“开炮!开炮!不要吝惜大炮!就算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