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汉和三国》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汉和三国 () >> 第112章屯田大军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195535/

第112章屯田大军(1/3)

初夏的阳光在北疆的土地上显得稍有些炽烈,田野之间的农民反复的观察着庄稼的长势,仔细估摸着翻车排水效果。

重新获得耕地对这些人来说殊为不易,这代表着生存的希望,收成就是全家老小的寄托。屯田分配的还算比较公平,也因为都是经历艰难的贫民,几乎没有人对此有任何不满。大家都是小心翼翼的守护着希望,期待着秋收之时能够有足够的粮食,哪怕现在依旧有些艰难。

刘和为了保证没有人从中克扣贪污屯田民众的钱粮,便让韩当和华雄两人领着兵卒,每五日发放一次粮食,并且使兵卒们挨家挨户逐个发放,决不允许出现冒领之事。故而这几个月下来,民众的管理和情绪都维持的很好。

察巡完民屯之后,刘和领着戏志才和亲兵与张燕、杨凤等人去往军屯之处。

远处的李大目看见刘和过来,赶忙率众向前迎接,一双大眼睛笑的弯成了月牙。“中郎一路行来辛苦了,先到亭舍休息一会儿吧。”

刘和笑着摆了摆手,下马步行走到军屯的耕地边上,指着农田询问了些具体的事务。李大目都抢着一一作答,而且回应的条理清晰。旁边张白骑和左校等人看着神态卑微,一副阿谀奉承模样的李大目,纷纷翻着白眼面露不屑之色。

对于军屯,刘和极其看重,这不仅关系到辎重粮草的问题,更是刘和准备以后对于军伍想尝试的一种政策思路。

由于民屯的前三年是免赋税的,所以积极性很高。但是军屯这里由于多是单身壮力,归于军伍之中,故而有一半的收益是要上交的,即便是有家室的兵卒也要上交三成。

军屯和民屯正好相反,民屯前三年无赋税,三年后开始缴税。军屯前三年要缴税,三年后才开始逐步降低或免除赋税。

刘和一直很担心军屯中这些人的积极性,所以平日里巡察的很频繁。李大目为人心思活泛,这些日子以来也跟刘和走的近了些。

看着旁边指指点点的李大目,刘和打趣着询问道:“大目,听闻你近日要娶亲了?”

李大目愣了一下,没想到刘和突然询问他个人私事,面色赧然道:“前些日子刚刚定了亲,娶亲的日子得到下个月呢。”

刘和拍了拍李大目的肩膀,故意说道:“那怎么不派人通知我呢?难道不愿意我参加你的婚礼?是不是还记恨当年在冀州放火烧你了?”

李大目听的连连摆手说道:“没有,绝对没有。当年中郎用兵如神,我就知道不是中郎的对手,我是发自内心的佩服,绝无记恨,绝对没有半丝半点。”

刘和冲着旁边的几个人笑了笑,继续问道:“既然如此,那为何不邀请我?你可向左校他们几人说过么?”

李大目也听出了刘和言语中并无责怪之意,心态稍显放松的说道:“我是还在考虑该怎么邀请中郎,自己黔首出身,心里有些顾虑。”

刘和笑着对李大目说道:“记得早些派人把札柬送过来,到时候我一定带着厚礼参加。”

李大目一听喜出望外,连连称好。

刘和接着向众人询问道:“屯田兵卒之中成亲者多么?”

众人纷纷摇头,有些得意忘形的李大目回应道:“都是些穷苦人,哪儿娶得起妻,而且这里汉家女子又少,大家伙也没办法。”

刘和皱着眉说道:“之前不是提倡大家可以娶些匈奴女子么?可有人娶匈奴女子为妻?”

左校忍不住说道:“大家们毕竟都是冀州和中原的人居多,也不是祖辈居住在北疆之地的。对于这里那些胡女,实在是……”

等左校说完之后,其他人也纷纷附和了几句,扭头看了看身旁的张燕,只见张燕也是无奈的笑了笑。对于这种事确实无法强求,由于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思想,汉人无论贫富贵贱都会有些轻视胡人,觉得胡人是未开化的野蛮人。也只有常年生活在边疆之地的穷苦人,对于所谓的胡人有更深的了解和接触,才会在无奈之下选择跟胡人通婚。

刘和对此其实亦是心知肚明,也大概知道此事推行的不易,只是

状态提示: 第112章屯田大军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