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月夜筹谋,留书出走(1/3)
晚风夜拂,月上中天,凉州的月色朦胧而苍凉,月影泛着一圈儿撕裂的毛边,将土司衙门的威仪气势笼罩得十分压抑。
校场沉寂,除了夜巡的士卒队的黑靴踩着沙地上,发出了一声声“趵趵”的脚步声分外明显。
中军帐外的大纛旗台已筑建完毕,新浇灌的水泥台高累三阶,粗木旗桩牢牢立在泥台之中,任其狂风骤雨,岿然不动。
抬首,空荡荡的旗杆擎天入耸,像一根立锥之刺直插阴霾,似乎只等一阵东风助势,让那面撰写了檄文的中军大旗高高飞扬。
出师无名,这是一场战争的大忌。自古篡逆夺权,必然也有自己的一番应对天下的理由,清君侧,诛奸佞,济天下浩繁不止,有冠冕堂皇的,有理直气壮的,自然也有底气不足,心虚勉强的。
但以上哪一种理由都不足让土司衙门竖起自立为王的征讨大旗,论遗诏之疑,储位之争它比不上拓跋湛有说话的资格,而论清君侧,诛奸佞,它又不及藩王之首戚保,有勤王讨贼的资本。
总而言之,即便九州分列,诸王并起,叶家土司再精兵良将,粮多地广,只是地方小势力,根本没有逐鹿中原的旗号和由头。
直到小五的出现,让叶家原先的捉襟见肘和遮掩躲避都将成为过去。
叶家祖上由大周汉室政权所册封,代代相传已近几百年,周朝覆灭后,殷承周制,在土司册封上虽是惺惺作态,宽柔并济,但暗地里削减了土司自辖兵马的上限来约束势力的发展。
从情感认同上,叶家该是汉臣而非鲜卑奴。
所以,拥护大周后裔打起匡扶汉室,驱逐蛮藩,救黎民于水火中的旗号,必将万人响应,四海臣服,莫说投诚之人众多,能人义士尽入其从觳,光是民心归一,已是矛头直至的最好利器。
这是最好的征途,却不是姜檀心想看到的。
所以,她做出了选择。
中军旗杆下,一辆不起眼的马车隐在黑夜之中,冯钏怀里抱着熟睡的小五,挺着大肚子有些艰难的撩起车帘钻了进去,肥硕的身子压得车板嘎吱嘎吱响,他压低着声音,不忘回头向守在车辕边的姜檀心询问:
“出得去么?戚无邪难道不会察觉么?”
姜檀心发丝高竖,一身黑色劲装,玄玉腰带勒出纤细的腰身,足下蹬着一双墨纹履靴,显得十分利落干脆。
她向冯钏投去一个宽慰的眼神,轻言道:
“这是我的选择,他不会勉强我,而且我知道他早有其它的征途打算,只不过小五出现的太过契机,能让他少花费一些功夫罢了。但我宁愿多耽搁几年,也不想勉强小五面对这些,帝王心术本就孤寡残忍,何况是被臣子胁制的傀儡君主”
冯钏长叹一声,眼睛红肿,将原本就极小的绿豆眼挤成了一条缝:
“那我们去哪儿,这乱世烽烟的,躲哪里都不好……哎,争权夺利,苦的又是老板姓啊”
姜檀心抬眸浅笑,眸色熠熠,好言宽慰:
“师傅你考虑的是,这会儿要打仗,去哪儿都不好,但还有一个地方能保全你们免受战火连累,安安全全等着汉室光复,让汉家百姓重回尊严,不再是鲜卑人之下的三等籍民”
冯钏稍有些惊讶,但不过片刻已知徒儿指的是哪里。
“京城?!”
狡黠一笑,眼眸流转,姜檀心长抒一口气,半抱环臂笑言道:“是,京城”
俗语有言,最危险的地方便是最安全的地方,不单对小五来说是,也对战局来讲也是。一来东方宪无论如何不会想到小五会从凉州重返京畿,二来战火一旦点燃,京城就是大殷朝最后的关隘门户,失落了京城,他们便会重新成为游散的蛮藩牧民,一人一骑,逃回白山黑水的苦寒之地去。
所以,不到最后决战之时,京城不会生灵涂炭,战火蔓延,它会维持着一个王朝最后的气数和尊严,迎接末日来临后的日月更替。
撩着车帘,夜风似水凉,冯钏打了个寒颤,往里头缩了缩后道:“京城确实是个去处,广金园被查封了,可地契还在,等风声过了我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