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茅山秘术》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茅山秘术 () >> 第八十一章三尸虫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194199/

第八十一章三尸虫(1/3)

道士絮絮叨叨。不住叹息自己的丹术修为不精。我得地丙道人已被青蚊分魂离魄,早已惊得冷汗直流,这些丹家人物断章取义。弄些魂魄炼丹的鬼名堂,自以为革除了外丹术的积弊,却不知更加误入歧途,只怕比以前的金石炼丹更加荒谬绝伦。

道家修道学仙,或是**飞升,或是长生住世,再下等的得道之士也可百病不生,延年益寿,但无论丹鼎符策,讲求的都是自身修炼,内丹讲求体内结胎,外丹讲求采药自炼。决没有窃取别人的道理,所以葛洪、陶弘景等炼丹家都不惜劳累,亲自炼丹。世人贪图捷径,企图一劳永逸,喜欢服用别人采制的丹药,结果“服竟不效”往往慢性或急性中毒而死,反而成了夭寿之举,其根本原因一是金石丹砂本就不是修道成仙的真正途径,二是别人所炼的丹砂即便能够益寿延年也未必适合自己的体魄。

茅山术法以符策祝咒闻名,但最早的祖师茅氏三兄弟却是在茅山隐修炼丹得道升天,茅山原名句曲山,其改名也正源于此。茅山是十大洞天的第四洞天,又是七十二福地的第一福地,离六朝古都不远,偏僻而不偏远,是道家炼丹的最佳场所,所以最早的茅山宗隐士只专注于炼丹之术,并不知符篆祝咒为何物,内丹术在张伯端、王重阳等全真教派中兴起后,茅山宗多数修士仍然冥顽不化,固执于外丹的修炼,直到外丹术彻底走入死胡同之后,茅山符策派才取代了丹宗一脉,镇尸灭煞、装神弄鬼大行其道,炼丹术从此在茅山没落,只是谁也想不到,茅山丹宗经过这么多年,居然能够借尸还魂。更想不到他们竟能在符篆派镇尸灭煞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弄出这些魂魄炼丹的玄虚来。

魂魄炼丹,天书不传,我到现在也是第一次听说,卫道士吹嘘他们的丹术“仙道可成但他们始终也未能练出可致长生的大药,无论魂丹或是魄丹都不曾亲见,所以这种炼丹理论究竟是否荒谬无法从结果上验证。不过单从他们劫取无辜魂魄的手段上看,魂魄炼丹就决非正道。先师卢生在天书中开章明义,修行第一就要以德行为本,广行仁义、扶弱助民,才有望成就仙道,这也是对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最好注解,他连茅山符策镇尸灭煞都斥为异端邪术,最后愤而叛离,要是知道茅山丹宗展出魂魄炼丹这种邪术。只怕非气得当场身亡不可。

想到这里,我突然想起那位与孙祖一起诱杀清兵的年迈老者,孙祖的魂魄炼丹理论虽说是自己所创,但其灵感却是轫于老人的魂魄转换术法。如果孙祖不懂得镇魂灭煞之术。就未必能创造出魂魄炼丹之法,所以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丹宗的魂魄炼丹术其实那位老人才是真正的始作俑者,心中更是一动,老人自述“年轻时云游四方,曾与茅山宗结缘经历颇似先师,难道他就是先师卢生?自知这种想法颇为不恭。连忙打住。

卫道士对我的看法非常不满,他说:“魂魄炼丹的理论自是丹经正理。只不过我们师兄弟丹术不精,于精微细腻之处无法领会罢了,你看这些青蚊,只要我们能分离出它们体内的魂魄,自然就能锻炼出九转魂丹。这有什么疑问?。

他正要再说下去,尸塔下方忽然传来一阵“嗡嗡”的骚动声,似乎是虫群出现了什么变故。这座尸塔蕴含的气息似乎是一种死气,莫非是这些虫子受不了死气的克制,主动撤离了?我心中一喜,向下看去,却见青色的虫群中突然夹杂了一些白色的飞虫,这些外来者劲头十足,闯入虫群后,在里面横冲直撞,不时有一些青色的蚊虫被撞落在地,凝结成团的青蚊们顿时大乱。

我又惊又喜,难道这些白色的飞虫竟是我们的救星?不料卫道士却是脸色大变,他惊叫了一声,转身突然扑向躺卧在一旁的天乙道人,我见他意图不善,一把把他推开,触手之处,只听得“扑通”一声,卫道士仰面跌在尸堆中,他爬动了两下,在尸堆中抬起头惊叫道,“三尸虫””

三尸虫!?我楞了一下,正要奔过去问个究竟,耳边“嗡嗡。声突然大作

状态提示: 第八十一章三尸虫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