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海风吹佛》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海风吹佛 () >> 第五十一章、知青大哥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193564/

第五十一章、知青大哥(2/3)

时伸长脖子啼鸣一番,好一派温馨的农家景象,我的心有些醉了,沉浸在这浓厚乡土气息的氛围之中。

一起去的我们连队三排老乡龚新生拍拍我的肩说:“嘿,爱民,你看来还没有来过这里,到底不是农村长大的,这些我们家乡也差不多,看把你陶醉的,等退伍了到我家去看看,保管比这里不差。”

正说着,那位知青大哥出现了,他高兴地跑上来和我们一一握手,用上海话对我们说:“欢迎到阿拉喔里白相。”

闻讯出来围观的村民见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穿水兵服的解放军战士,不知以为出了什么事情,在一旁议论纷纷。

知青大哥自豪地告诉乡亲们:“这些都是上海兵,我的小老乡,今天到我家来玩。”

路的东侧,一个一人多宽的弄堂向里延伸,两侧的墙面一些爬藤顺着墙体向上蜿蜒。右侧一个颇有些气派的门洞,仿佛是过去的祠堂之类的建筑,知青大哥兴奋地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我们伸头张望着这四方形木制建筑。

这是江南一带常见的那种带有古韵风味的建筑,以我之见,是有些年代的过去大户人家的房子。门洞进去是两层的四方形楼房,无论是楼上的护栏,还是一扇扇雕琢精美的木制门窗,都显得颇为气派。天井中央是露天的采光点,充足的阳光从顶端照射下来,给整个院落带来温暖和光明。顺着屋檐四周是一个相连接的下水槽,可以想象,一到雨季,这屋顶的雨水,就会顺着下水槽从天而降,到那时这里的庭院里一定会犹如一个四方形的雨帘,滴落到地上的青板石上,形成一个个水坑。

我沉浸在这番美好的意境当中,仿佛回到那久远的年代,眼前出现的是一个幸福的大户人家老老少少几十口人的祥和景象,太美了。

“嘿,看够了吗?”顾青乐呵呵地拍了拍我的肩,把我从梦幻中唤回,定身一看,包括知青大哥都笑着看着我,忙对大家抱歉地一笑说:“不好意思,我喜欢这样的建筑,真美。”

知青大哥告诉我,这是当年他母亲居住过的老宅,是有故事的,他有空告诉我,令我很期待。

中午忙碌半天的知青大哥终于坐下来和我们一起吃饭,由于我们是军人,不能喝酒,因此他只好独自一人喝着一碗绍兴黄酒,我们则以茶代酒,陪他聊聊他。

酒过三巡后,他咪着酒缓缓地告诉我们,这里是他母亲的祖籍地,当年母亲就是从这里走出去闯荡江湖,后来在上海立足发展。曾经是有钱人的家的太太,这栋老宅就是当年母亲发达后留下的。解放后虽然母亲躲过了一次次运动,但是依然被划入黑五类分子,由此他们也开始跟着母亲带过着清贫的日子,虽然清苦,但是依靠勤奋劳动,也算把他们几个子女养大成人。但是由于家庭出生不好,招工、参军等好事总是离他们远远的。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他回到母亲的故乡,成了一名回乡知青,这一呆就是十多年,如今依然是光棍一个,他也早已适应了这里的农民生活,也准备在这里长期扎根下去,不回上海了。

那天知青大哥说了很多话,也喝了很多酒,最后把自己放倒在床上,我们帮他整理好房间后悄然回去了。

在回营房的路上,我们谁也没有说话,心情被他一起带到了沉重的年代,真不知他是否会就在这里当一辈子农民,我忽然又想到了那位国民党军老伯,心里一阵心酸。

后来因为我调动工作,离开了这里,就再也没有回来过,然而这里却一直是我牵挂的地方,我渴望有朝一日能够再次回来看看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还有这里淳朴的人。

终于这一天盼来了。当时光过去三十多年后的一天,我们许多战友相约驾车重新回到当年曾经留下过青春和汗水的老部队去的时候,我和顾青、吴超明、龚新生等许多老战友一起驱车又一次来到这里。我们凭借着依稀的记忆,一路找到当年的村庄,一路走来心情越来越激动,当年的点点滴滴又涌上心头,我急切地想知道那位知青大哥是否真的像他说的那样,

状态提示: 第五十一章、知青大哥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