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局中局(1/2)
宁放凑进去看,只见何足道手里的发黄书残破不堪,隐约闻到书墨清香,翻开来都是用蝇头小篆书写的小字,字迹模糊已经看不甚清,不过首页上的印记却清清楚楚,写的是武朝开宝九年,齐州府志。开宝是武朝开朝年号,至今已经百余年了。
“何老兄,果然是齐州府志,开宝年间,这府志错不了。”旁边的人纷纷说道。
“列位”何足道翻开到中间一页,指着上面说道隆兴,齐地三清显圣,乃建道观……。”
旁边的众人纷纷颔首点头,何足道紧紧盯着宁放,宁放哪里能看懂,只好跟着众人道是。
何足道便收起书卷,几人继续吃酒议论。
宁放吃了一会儿酒,和小攸宁出了遇仙楼,街上的人果然都在议论这件事,说的越来越邪乎,当时一群闲人便浩浩荡荡去城外察看。
刚经历了雪灾,旱灾,百姓人心不安,这消息就像一个定心丸瞬间就传遍了全城,在科技文明不发达的时代,祈求神佛庇护是普通老百姓的愿望,用不了多久整个西城都会传遍。
这事儿虽玄乎,于宁放并无多大关系,听完一笑而过,照样拉着小攸宁悠哉悠哉地逛街。
逛了一阵,小攸宁累了,要回去。宁放便送她回客店,刚走到客店门口,就看见哪里围着一群人,闹哄哄一片。
方家旧宅后面是一条客栈街,当先立着是一道牌坊,上书一个龙飞凤舞的“店”字,字迹隽永,古色古香给古街涂抹浓浓一笔。站牌坊下望去,几十家各类客栈错落有致,朱红雕花木门绵延,格窗、灯笼点缀其间。店铺前耸立的望杆,飘扬的幡帜、招帘和望子,点染得街景活泼飞扬。
人群里,一个衣着寒酸的书生拉着一个小童,跪在地上,面前地上铺着张宣纸,上面笔墨未干,旁边放着一个讨饭的破碗。
宁放拉着小攸宁凑到跟前,旁边有个读书人摇头晃脑在读宣纸上的文字,旁人都聚精会神地听着,听了一会儿才明白,这书生叫张成武,是来参加会试的考生,因妻子早亡,幼子无人照顾便一同来了。哪知道刚来几日孩童便染病,在客栈住了十多天,花光了盘缠被店家赶出来。
这种事情并不稀奇,每年科考时都会发生,西城本来就是穷人多,富人也不会来这种地栈门口跪了一天了,滴米未进,也没有讨到一文钱。旁观的人群议论纷纷,同情地叹息,却没有人伸出援手。
宁放皱眉看着,招招手:”小攸宁,你看那两人可怜不?”
”可怜,姑爷,你要给他们银子吗?”
“唔,我听你的,你说给不给。”
小攸宁毫不犹豫地说道:”见贫者悯之,此乃圣贤之理也”。
宁放点点头,从怀里拿出五两银子,给那书生,那书生犹如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不停地磕头道谢。等他抬起头来,宁放已经走了。
街上的街坊邻居有认识的,纷纷竖起大拇指,赞叹道宁公子真是好人,殊不知宁放心里的滋味,他身上的银子都是周家改造宅子的,此举就是贪污公款,也不知那徐管家日后会不会向周公旦告密,小攸宁倒是不会,她和宁放相处时间不长,早已熟络。
小攸宁走后,宁放又去吃酒,直到天黑才回去。
晃眼几日过去,关于三清真人显圣的消息已经传遍了齐州全城,源源不断地有好奇的人夜里去城外察看,果然都看到了土地庙上空一道红光。
这种事一旦传开,各种谣言满天飞,有说左慈是三清爷爷的弟子,感应到三清爷爷将要显圣,所以才不远千里来到齐州,显露神仙手段,却并不索要讨赏钱。一个李黑牛的菜农更是声称晚上做梦梦到三清爷爷亲口称要留在齐州,庇护百姓。李黑牛是普通菜农,斗大字不识一个,老实本分,他的话让人们更加相信。
齐州城各阶层的人纷纷倡议,要集资给三清爷爷建道观,百姓热情高涨,官府考证了地方志后,证明城外前朝时确实有座道观,也就默认了。连知府钱仁谦的小妾都带头倡议百姓集资。
午后,宁放去任店喝酒,酒楼里客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