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汉阙》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汉阙 () >> 第5章 四时月令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191205/

第5章 四时月令(2/3)

一口答应。

一般这种请求,任弘是不会拒绝的,汉朝人口四千多万,99的人是文盲,识字的士子受人敬重,但有时太把自己当回事,也会遭人排挤。

任弘可不是自视甚高的酸文人,他更乐意利用这点不值一提的优势,广交朋友,作为交换,也能向他们学些东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哪怕拥有千年见识,任弘也有不擅长的事:比如拉弓射箭,骑马驾车,通过足迹蹄印判断人数,辨识野外的植物,甚至是最简单的取火。

这年头取火方式只有两种:明燧和石燧,分别要用到铜鉴和火石,都很需要技巧。

没有打火机和火柴的日子,真南啊!

而这吕多黍,虽然是置啬夫身边使嘴的小置卒,但也算全能,不但会驾牛马车,还经常奉置啬夫之命,去效谷县采买货物,偶尔也能帮上自己。

回到传舍里就坐后,任弘问吕多黍要给谁写信?

吕多黍自己准备好了木牍:“吾弟吕广粟,他在吞胡候官破虏燧服役。”

敦煌郡是帝国边地,共有四个部都尉:玉门都尉、阳关都尉、中部都尉、宜禾都尉。

而四都尉之下,又有候官,各自管辖百里边关烽燧,比如中部都尉,便有平望、破胡、步广、吞胡、万岁五个候官。

候官之下,则是部,部有候长。

候长之下,才是守着各个烽燧的燧长,一燧十人。

这便是敦煌郡的候望系统,正是他们守望着帝国的边疆,任何风吹草动都通过烽烟传递给屯戍部队。

一般来说,屯戍兵是由内地的戍卒担任,但候望兵,则多是敦煌本地籍贯。

吕多黍的信不长,无非是天气转凉,要托人给他弟弟寄两件冬衣,另外告诉弟弟,家里一切安好,自己每逢休沐就会去看一看母亲,让弟弟好好服役,不要担心。

任弘三下五除二写好,抬头看吕多黍:“汝弟识字?”

“燧长会给他念。”

吕多黍自己都有些不确定:“应该会吧?”

……

事情完了,吕多黍千恩万谢离去,任弘的手腕也酸痛不已。

登记传符,抄写诏令,将过客的费用薄册归类,为置所内的徒卒写信……这就是任弘的日常工作,看似琐碎寻常的小事,却也是汉帝国行政的缩影。

他和悬泉置内其余36人一样,都是帝国庞大躯体上的一颗小螺丝钉。

恰在此时,传舍里吃完饭的苏延年、陈彭祖正好在置啬夫徐奉德的陪同下,走了出来。

任弘起身拱手:

“徐啬夫,二位上吏,饭食可还合口?”

“寻常而已。”陈彭祖还是一脸别人欠他钱的样子。

苏延年却拆穿了他:“陈尉史,说话要凭良心,方才那盘沙葱鸡子,几乎全是你吃了,还赞不绝口,我只抢到一著!“

他指着陈彭祖唇上,大笑道:“瞧,你嘴上还沾着膏油呢!”

陈彭祖顿觉尴尬,顾不得体面,连忙用衣袖擦了擦嘴上的油花。

鸡子就是鸡蛋,市价3钱一个,可不便宜。沙葱则是敦煌砂地上一种常见的野菜。

眼下一般沙葱的做法,是用盐渍了做凉菜,下干饭而已,但悬泉置却与众不同。

苏延年对置啬夫徐奉德道:“过往官吏商贾都在传,说悬泉置的吃食,全敦煌第一,我看此言非虚。”

“上吏过奖了,不过是粗饭陋食。”

徐奉德年过五旬,走路一瘸一拐,他过去是个屯戍边塞的燧长,在抵御匈奴扰边时受伤,这才被安排到悬泉置任啬夫,一干就是十多年。

眼下被人夸奖,他嘴里谦逊,脸上却是红光满面,有些小得意。

任弘知道,徐老头就是爱面子。

原本他们悬泉置在敦煌郡九个置所里,经常垫底,因为招待贵客不周,马匹多死亡,常受督邮批评,每次去郡里上计,都是徐奉德最丢人的时候。

直到半年前,任弘从效谷县求学回来后,给他提了不少新奇的建议。

例如去县城找铁匠铸了口“铁锅”,任弘又教夏丁卯炒制食物的法子,味道别具一格,比如这沙葱

状态提示: 第5章 四时月令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