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心思极重(下)(2/4)
大梁可能错失了一位徐茂公。”众人听左正如此道来,皆暗自点头,心中赞同。
徐茂公,就是李勣
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将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
治大国如烹小鲜,一朝如若要愈发强大昌盛,最忌讳的就是好大喜功,大刀阔斧地进行各种改革,其结果多是朝乱民怨。
林甫仪此人,有才能亦有头脑,的确是大梁的栋梁。如若不是偏要行此歪邪之路,徐徐为国添砖加瓦,极有可能成为千古名臣。
若有人见着此幕,说不得要目惊到眼珠掉下来。
在座诸人,皆是朝会中新党诸多提议,出声反驳最多的面孔。
新党诸人对林道儒这些人,早已经是恨的咬牙,恨不得在座的几个老臣都死绝。
可此时的场景,却是几位与新党站在对立面的老臣,一脸赞许地夸赞当今的新党魁首。
林道儒左正等人都是老臣了,虽然几经沉浮,仕途有好有坏。但这些都不能影响到他们看人的眼光,还有宽阔的胸怀。
朝事上诸位老臣对上新党,半点不愿退让。但脱离朝事不谈,私下里这几位宽厚的老人,还是极为欣赏林甫仪的。
莫不是有包容万物的胸怀与极高的修养境界,如何能做到这般公私分明,仁慈宽厚。
一直安静听着的张玉生同孙浩然,心里想到那林甫仪的素日言行,各自落寞地叹了口气。
寒士出身,一身惊世文华韬略,屡屡立建功业,不惑之年缙身内阁要员,别人尚在治学,他已然独领风骚,登顶臣子至极。
这样的一个fēng_liú人物,要多少个朝代才能出这么一个呢。
英雄当惜英雄啊。
可惜,可惜了。
但赏识归赏识,他们身为大梁朝臣,肩负举国百姓的嘱托,自然不会动摇自己的立场。
新党,万万不能得逞。
言及于此,座中诸人皆有些情绪低落。
张玉生用手轻轻摩拭着茶桌,温吞吞地开口。
“不谈政事,不谈政事了,吾等还是谈些轻松点的,可不要扫兴。”
众人皆点头赞同。
张玉生转头面向林道儒。
“老朽若记得不错,那小童是先荣国公贾代善的孙儿。雅川收他入门之时,老朽还给那小童做了回见证人。
他父亲,是代善公的那个小儿子。”
屋中几位老臣,有的今日之前对贾环一无所知。
有的知道林道儒早先收了一个关门弟子,却不知其人。
只有这位国子监祭酒,对贾环有几分了解。皆因贾环拜师大礼,他来客串了一回礼官。
起先诸人就对这个相貌脱俗的小郎很是喜欢,心里留存了一份好奇,如今张玉生重提,自然都提起了兴趣。
张玉生如此一说,诸人总算知晓了那小童的来历。
林道儒微微臻首,笑道。
“存周的确是在工部,记得是个员外郎的职位。存周出身王公之家,身上却看不出丝毫骄躁自负之气,实属难得。”
王庸之面露奇色。“如此说来,那小童岂不是出身勋贵。吾观其言行,度其神色,知礼谦虚,不骄不躁。实在是................”
王庸之尚未道出,左正便抢着说出了口。
“实在是有些违和啊,哪里有这般的勋贵子弟,倒像是雅川的亲孙。”
是了!勋贵人家的子弟,多是浮躁暴虐,顽劣憨痴之徒,终日遛狗追鸟,流连花坊青楼。
纵然有知礼的,也不过是知晓些道理,在外人面前不至于太过失礼。但细察一言一行,或多或少都会流露出一些勋贵子弟的目中无人与傲气。
这小童既然是出身于金陵贾家,又是荣国公的亲孙,怎么会是那么一副模样光景,身上丝毫不见傲气。
一直不曾出声的孙浩然,见诸人都流露异色,心知他们所想,淡笑道。
“不是没有傲气,是傲气都压在心里。且此傲气非彼傲气。
这小童所言所行,吾全看在眼里。
雅川命他去行那庖厨之事,他虽略显惊讶却并没有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