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洛阳之行(1/3)
苏秀两人在经过一个半月的赶路,终于是顺利抵达来洛阳。原本按照苏秀预计,哪怕王海再不会骑马他们也应该在一个月就能到的,但是谁料王海这小子在中途病了,估计是之前一直身子就不太好,这一赶路风餐露宿的,受了寒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王海对此相当愧疚,觉得自己拖累了大哥的正事,然而苏秀担心的却是自己以后可能要长期征战,王海这小子虽说单薄,但是也有一股子韧性,跟刚刚穿越来的时候的苏秀挺像的,于是苏秀便起了传授王海武艺的想法。
王海在知道大哥要教自己武艺的时候还是相当吃惊的,要知道古代有穷文富武的说法,主要是因为相比较而言家底不够殷实,根本支撑不起一个练武之人的营养、器材等发面的开销,所以古代比较知名的武艺人多数都有一定的家境,那些所谓的寒门也多是家道中落的,而且古人的门户之见也是很重的,一般人根本没机会接触到。像之前苏秀见到的赵良辅虽说有点武艺,但是也都是在军中学到再加以改良的。
王海心中很是感激这位才认识不到两个月的大哥,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王海知道大哥不是矫情的人,而且王海确实见苏秀在下邳练过枪法,那几十斤重的大枪在苏秀手中如同银龙飞舞,哪怕是王海这种门外汉都能看出来这枪法相当霸道,所以王海很激动,当即就答应了。
在征求了王海的看法之后,苏秀决定教王海练刀法。这倒不是苏秀敝帚自珍,不愿意教王海自己最强的枪法,而是苏秀根据王海的兴趣以及体质决定的。刀法自有一种霸道的气势,更注重爆发,而枪法讲究的更多的是一种绵绵不绝的气劲,王海在之前的营养没有跟上,体质上相对苏秀要差很多,但一个人的爆发力对体质要求不是那么高,体质更多的决定爆发的持久度,而且苏秀当初在童渊中对于十八般兵器都有涉猎,要教王海也是绰绰有余。
就这样一路走走停停,虽说耽误不少时间,但苏秀看着王海的勤奋和进步也是倍感欣慰。
到了洛阳之后,苏秀便开始四下活动,要想顺利拿到泰山郡守,最直接最便利的方法便是贿赂当今天子身边的近侍,被汉灵帝称之为“让父”的大宦官张让。
张让,东汉宦官,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桓帝、灵帝时,历为小黄门、中常侍等职,封列侯。在职时以搜刮暴敛、骄纵贪婪见称,灵帝极为宠信,常谓“张常侍是我父”。中平六年(189年),何进谋诛宦官,事泄,他和其余几个常侍设计伏杀何进。袁绍、袁术等人闻何进被杀,入宫杀尽宦官,张让走投无路,投水自尽。
经过两天的打探,苏秀得知张让在洛阳东郊有一处大宅子,每月初五都会回这宅子呆上半天。而眼下是六月下旬,距离初五还有十来天时间,于是苏秀便找到洛阳知名酒楼“英雄楼”投宿。
虽说苏秀知道现在有很多三国名人现在都在洛阳,比如蔡邕、卢植、皇甫嵩、朱儁、曹操、王允、袁绍等等人,但是他没有直接去拜访。一来自己还是白身,这些人多数都喜欢看出身的,其中的清流人士又比较注重才名,他虽说在颍川书院出了点风头,但不确定能不能引起他们的重视,苏秀是商人出身,自然明白主动上门和慕名邀请之间的差距;二来自己这趟洛阳之行目的是为捐官,在这些清流人士眼中这可不是光彩之事,机会有的是,但并非眼下。
没有其他事情可做的苏秀现在天天就在英雄楼的大堂听着来来往往的人们说起大汉的各种八卦,其中像哪家的公子少爷又被曹操的‘五色棒’打了啊,哪家的小姐要招亲啊之类的不胜枚举。苏秀忽然间感到这酒楼也许真能够在以后的争霸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情报收集作用。
想到这里,苏秀将掌柜叫过来,打听这家酒楼的情况,掌柜一听就明白了这位主是有想法将英雄楼盘下来,不过这英雄楼先不说不是他的产业,即便是他的产业也舍不得这样卖掉,因为这英雄楼正好在洛阳最为繁华的两条街的交汇处,每天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