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纵横西汉》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纵横西汉 () >> 第二百五十章 匈奴人的占卜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185887/

第二百五十章 匈奴人的占卜(1/2)

大祭司的职能,一在祭祀,一在占卜。

占卜,是一项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活动。在我国,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甲骨文。

曾经有人说,甲骨文是由煅烧龟甲而产生的纹路,其实纯粹就是胡扯。

马括在后世时查过的某度百科就是这么说的。

自然形成的裂痕,怎么能成为文字呢?

其实,龟甲占卜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种便是烧裂。

只是此烧裂不同于彼烧裂。

在龟甲的两侧,分别写上要占卜的内容。烧裂之后,裂纹走向哪里,便代表着神的意志指向了哪里。

与甲骨文几乎同时代的文字,便是金文,也就是大篆。

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大篆就是金文,小篆就是秦国的文字。与小篆同时代的文字,还有六国文字,最著名的便是楚国的鸟虫篆,广义来说,也可以把鸟虫篆归类为小篆的一种。

甲骨文用于占卜,那么金文,也就是大篆,则是用于祭祀。

大篆之所以叫金文,是因为这些文字乃是刻在青铜器上。

我国出土的著名青铜器,包括司母戊方鼎,四羊方尊等等国宝,在其内部全部刻有文字。马括在后世参观博物馆的时候,特别喜欢看这些青铜器内部的文字。

虽然看不懂,却能感受到一种虔诚的力量。

这些刻字,有些是记载自己的功绩,有些是祈祷文,我们的先民们期望着通过这种方式,让神明和后人知道自己。

在现在看来,祭祀和占卜都是迷信的活动,却直接产生并发展了文字。

而匈奴人在汉人拥有文字三千年以后,依然没有产生文字,就是因为他们的祭祀和占卜都用的是草。

匈奴用于占卜的草,并不是随随便便的草,而是叫作蓍(shi)草。

蓍草,名字比较生僻,其实非常常见,就是那种一支草,上面顶着一团小碎花,在我国北方是一种很常见的野草。

等蓍草生长成熟之后,截取茎成等长的小段,阴干之后便成了占卜用的蓍草。

这种占卜方法最早起源于我国的夏朝,并且流传至今。

继承了夏朝的商朝,发展出了龟甲占卜,而同为夏朝后裔的匈奴,则依然使用蓍草占卜。

伊稚斜将目光看向大祭司,大祭司会意,从怀里掏出了一把蓍草,开始了占卜。

占卜的过程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很复杂。

只见大祭司的两只手在那一把蓍草上来回拨拉,口中念念有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咒语。

一把蓍草,到底该如何分,每次分几根,左右几根分别代表着什么意思,只有大祭司一脉的人知道,别人根本无从得知。

因此,只要匈奴人还需要祭祀,大祭司的地位就无法被撼动。

而历任大祭司,都只专注于祭祀,并不去图谋挛鞮氏的权力,因此两千年来,大祭司和大单于一直都相处得非常融洽。

现在,面临着匈奴人未来战略的大调整,对大汉是战略进攻还是战略收缩,自然是需要一项隆重的占卜活动。

本来占卜之前,需要沐浴焚香,祷告天地之后才能进行。

恰逢蹛林大会,第一日便是祭祀日,大祭司早已完成了沐浴焚香的一套流程,现在就直接可以开始占卜。

全场人员鸦雀无声,对占卜心怀敬畏之心,是根植于每个人心中的觉悟。

我们看古人写在龟甲上的甲骨文,和刻在青铜器上的大篆金文,都能感受到非常虔诚的力量,就是因为在占卜和祭祀的时候,人们心中装着的是自己非常敬畏的神明。

俗话说,鬼神之说,信则有,不信则无。既然要去祭祀和占卜,当然是要信的了。

在贤明的君主那里,占卜并不是要为自己提供行动方向,而是为了安抚虔诚的民众。

匈奴人现在就是如此。

在伊稚斜的心中,早已有了答案,现在只需要一个占卜的结果,给众匈奴贵人们一个交代。

占卜的过程,对于马括和罗杰夫来说非常枯燥,他们只好坐在原地,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地打起了坐。如果不是身处异域,

状态提示: 第二百五十章 匈奴人的占卜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