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南山采菊(求收藏和推荐票)(2/3)
来。一说起刚刚创作出的诗,杜青山就很得意,今天思路活跃,一下子就有了思路。诗这种东西,尤其是好诗,更讲究学问和思路,缺一不可。没有学问,只能作出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这种级别的诗。而没有思路,空有一肚子才学,字与字之间如何组合,哪有那么容易连接成强大意境?
越想,心中越得意,杜青山看向李若音,拱手道:“长公主,那就由在下先答题。”
“好!先生请念出佳作。”李若音微笑伸手示意。
杜青山轻咳一声,吸引所有人目光,然后道:“刚刚长公主的一席话,让我灵机一闪,佳作自生。心境纯净,平静如水,才能看清自己的人生,参悟根本。我的诗的灵感思路来源于幼年时家道没落,外出求学时光景。当时居于一间石室,旁边是热闹的阁楼……诗名为《归晴》,且听: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微云分片灭,古木落薪干。后夜谁闻磬,西峰绝顶寒。”
诗缓缓展开,诗中意境浮现众人脑海。
冰冷石室,孤人静坐,冰谭残月,枯叶古木,山峰峭寒。因为心静,才能看清环境的冷,触摸到它的寒。
“好诗好诗!”一位老者赞许道:“杜青山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心境,告别少年躁动,直达内心,虽然诗中言的是景寒,却更能体现心静之妙。”
“没错!”有人赞道:“少年红罗帐,能拥有这方心境,杜青山以后前途无量。”
“是啊,是啊…”
赞许声此起彼伏。
张宇也点头认可,这的确是首好诗,杜青山不愧为第一届诗词大会的第一名,实至名归。
李若音也刮奖道:“杜先生此诗不错。算是上品。诸位意见如何?”
俗话说文无第一,诗词也是如此,除非是惊艳的佳作,能一眼看出高低,不然很难论出长短。毕竟有人喜欢,也有人可能不喜欢。
后来诗坛中逐渐摸索中几个诗词等级,下品、中品、上品、佳品以及神作。佳品能名留青史,而神作则是代表一个时代。
张宇并不知道,包括在场所有人都不清楚,昨日张宇所作《春江花月夜》已经开始在京城传播。凡是读到的人,无不说好,无不认输在诗中意境当中,纷纷认为这是名垂青史的佳作。更有坊间开始对比,近百年来,没有任何作品能超越《春江花月夜》,如果这个想法得到多数人认可,那么它将上升成为神作。
李若音评价这首《归晴》是上品诗词,得到众人认可。
随后,所有人目光聚焦在张宇身上。
张宇起身,环顾四周,拱手说道:“我所作诗词,灵感思路来自我的恩师。他生活在忙碌的京城之中,却保持内心宁静如居田野,大隐于市。”
“这首诗名为《饮酒》!请诸位前辈们点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张宇的声音清爽干脆,富有感情的朗读将诗词意境揉入听众心中。
所有人脑海中浮现一副画面: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采菊采菊,超脱尘世,热爱自然。
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人既是自然的一部分,也应该具有自然的本性。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
四周静悄悄,无人出声。
杜青山回过神,对着张宇深深一鞠躬,他输得起,自然也服气。
李若音从意境中回过神,忍不住赞道:“此诗意境…难得难得…说是佳品,都有些委屈它了。张公子年纪不大,才情却了得,本宫真是长见识了。诸位以为如何?”
“我等无异议。”很多人出声说道。
就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