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州折家(1/2)
赵构要动兵了。但他要对付的并不是北面的金人,而是依旧盘踞在河北河东山林湖泽里的陆匪水寇。
他是要剿匪。
随着王善的投降,河东河北地界成气候的匪军/义军是没有一支了,但小虾米却多不胜数。
就像水浒里的清风山、二龙山、桃花山一样,三五百人缩在山林中打家劫舍,可谓多如牛毛。
随后是两月时间里,在宗泽手下效力的王善频频建功,顺利达成了河东河北地界的‘剿匪第一人’的成就。
因为他往日在绿林中的名头,把自己的名声拿出来做招降纳叛的资本,河东之地明明地形地势远较河北来的复杂,但那‘剿匪进度’却能与河北两路齐平,这都赖王善之力。
然后王善便就得到赵构的重用了,被一纸调令调到了真定府,成为了真定城南门守将。
这是个很叫王善蛋疼的调命,也是个叫人说不出滋味来的调命。
按照眼下燕王军的建制,五大营的框架依旧还在。之下依旧是每营五军,每军至少五个营,也就是两千五百人,这是至少。
如此的,赵构手下只精挑细选出的披甲精锐,就有六万余人。事实上五大营在编的军兵数量几乎于八万众。
除了这支主力军外,余下的就是守备军了。
与主力部队里每军至少五个营的规定不同,守备部队中却是每个军最多五个营。
营官就是指挥使,军将就是都指挥使,与主力部队里的统制官的称呼也是不同。
王善一开始就是个都指挥使,他手下名义上的几十万人,十个里有九个是老百姓,都是往日里跟着王善混饭吃的流民难民,在王善被宗泽引兵击败后就纷纷选择投降。
而他仅有的一些骨干,在被击败后或是被俘投降,或是四散逃去,等到王善也举兵投降之时,他手下已经只剩了七八千人。裁剪老弱之后,能收入军中的也就四五千人。
给他一个都指挥使是头衔,可一点也没有亏待他。
谁叫他是被打败后投降的呢?
但王善随后就在河东的剿匪作战中立下了大功,这自然是要赏赐的,最简单的赏赐莫过于提升一级,放到隆德府或是被赵构使军硬生生从关西地界抢过来的河中府,亦或是晋州、代州这种军政要地做个兵马副总管。
兵马总管与副总管就是都指挥使更上一级的官衔,其上再有正副都总管,这就是一路/省守备军的分层大框架了。
寻常的州府,比如地处腹心的,或是非战略要地经济重地的,那就不设兵马总管,守备部队只有都指挥使,辖下都不见得能有五个营。
但在要害之地,不论州府军,皆设立兵马总管一职,辖下二到五军不等。像隆德府、河中府和晋州、代州。
作为一个三面受敌之处,河东路不管是南面的汴梁,还是西面的党项人,亦或是北边的金人,通通不能小觑,各州府的守备军普遍都是五营建制。
隆德府、太原府的意义就不需要多说了,前者可是大名鼎鼎的上党、壶关所在。而河中府呢,这地儿本属于关西永兴军路,就是长安京兆,但因为盐池的原因,宗泽受命拿下了彼处。
当然,他打出的旗号是扫灭金虏。那河中府丢也是永兴军路先丢的。
河中府对岸(黄河)就是陕州,也就是后世的三门峡,就是李彦仙的驻地。
眼下河东路下辖的几处设有兵马总管的地方,最安逸,也是最不关键的自然是晋州,那地方跟隆德府一样都只有两军守备,临汾盆地么。
王善本人当然也乐意去晋州‘颐养天年’。
因为他发家在河东,往日手下不少人都进了河东军,更招揽了不少绿林好汉,很多人也被宗泽纳入了河东军,他在河东之地可是有一些影响力的。
却如何想得到赵构会一纸调令把他拉去真定府做守将?
真定府的守将,辖下兵马不变,也是五个营,但级别较之军指挥使却高出一头。因为这里是赵构落脚的行在。
赵构不是对王善真的有意见,可他在河东军中的‘故交’也太多了些,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