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砒霜》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砒霜 () >> 第二章 祸起萧墙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179606/

第二章 祸起萧墙(2/4)

问刘湘君就是了。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大家谈话时似乎都刻意避开这个话题,最后卢渊博终于忍不住问道:“爷爷,那枚梨园状元牌能不能停止交易,让它流拍可不可以”?

老寿星非常认真的回答道:“不能”。

卢渊博道:“为什么”?

老寿星道:“因为我们需要一大笔钱,卖掉状元牌就是为了筹措资金。”

卢渊博道:“您知道状元牌的真实价值吗”?

老人道:“起拍价300万,现在已经有人找上门,对状元牌势在必得,为此他情愿出一个亿”。

卢渊博道:“这么多,您没把状元牌卖给他吧”?

老人反问道:“你说呢”?

卢渊博道:“一个亿看似不少,但这枚状元牌真出现在拍卖会上,估计价格还会更高些”。

老人得意的伸出三个手指头道:“至少能卖到这个价”。

卢渊博被惊住了,喃喃自语道:“三个亿?您要这么多钱干嘛”?

老人一本正经的道:“我要用这些钱排练一出连本戏,每天在村口的舞台上演出”。

卢渊博道:“这可是三个亿,不要说排练戏曲,就是拍个电视连续剧也绰绰有余了”。

没想到老人无比坚定的道:“我欣赏不了那洋玩意儿,我就要排练个连本戏,每天在村口演出”。

卢渊博还想再说话,却被巴艳玲打断了话头,她满脸认真的道:“您老要是想排练新剧目,我能帮上什么忙”?

老人先是摇头,后来一拍脑袋,自我埋怨道:“真是老糊涂了,巴馆长是正宗科班出身,手下人才济济,要是得到你们的帮助,那可太好了”。

巴艳玲道:“不知您想排练一个什么样的剧目”?

老人犹豫了一下,点手命人取来一本手写的册子,对巴艳玲道:“你把这个拿回去看看,能不能改编成戏曲,你给拿个主意”。

刘湘君和卢渊博陪同巴艳玲刚回到住处,姓宋的老人又派人送来几十本手写的册子,并一再叮嘱,千万不要把这些手稿遗失了。

册子封面上字体娟秀,工笔小楷写着:白马独立团战史。

掀开封面,扉页上相同的笔迹写着:七姐口述,马娘娘顿首泣血执笔。

打开扉页,一排排娟秀工整的字迹映入眼帘。

民国二十六年,日本鬼子来了,到处兵荒马乱,人心惶惶。往年秋后种完麦子,是庄稼人难得的清闲时候,稍微大些的村镇上都会有庙会,也是戏班子最忙最赚钱的时候。辛苦了一年的庄稼人来到庙会上,买一包瓜子,再花上几个铜钱,钻进简陋的戏园子瞧上一出戏,这一天就稀里糊涂的过去了。只是今年刀兵四起,吃饭都成了问题,也就没人操饬庙会的事了。

没有了庙会,那些靠唱戏为生的戏子们也断了生计,只好老老实实的回到家里猫儿冬。张英旺那年二十八岁,是赵家岗戏班的台柱子,花枪踢得好,一套太祖盘龙棍更是无人出其左右,老百姓喊他赛活猴儿,形容他的棍法比孙悟空使得还好。

俗话说一天不练,手忙脚乱。张英旺习惯成自然,虽然现在没戏唱,可每天起五更练功的习惯,还是要严格遵守的。戏班子早就封箱了,张英旺随手在家里拿了一柄粪叉,跑到村口的树林中,练了足足有一个时辰,最后通身是汗,这才扛着粪叉,唱上几句《蝴蝶杯》,心情不错,脚步也变得轻盈起来。

早晨太阳还没出山,挺大的霜,地都白了。地主候辅臣家的长工们已经在地里查看麦苗,有断苗就抓把“土里捂”(初冬播种春天发芽的小麦),等来年也不耽误收成。

有人看到张英旺,大声呼喝道:“张老板,给弟兄们唱一段再走”。

张英旺笑道:“好嘞,等弟兄们熬完活,晚吧晌时到打麦场,我好好的伺候弟兄们几段”。

话音未落,就看到从县城方向来了俩鬼子,骑着日本大洋马。张英旺顾不上再说话,只是低下头急急忙忙的赶路。两个鬼子追上来,不停的比比划划,嘴里伊利哇啦的不知说些什么。

张英旺对日本

状态提示: 第二章 祸起萧墙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