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倒弥勒佛(2/3)
孙安福笑道:“好,就听大哥的。”孙安福一边说,一边双手接过蓝布包,交还给孙五。
这时,管家徐全来到徐盖身旁笑道:“老爷,酒菜已准备好了。”
徐盖拍了拍孙安福的肩膀笑道:“贤弟,赶这么远的路,想必你也饿了,咱们边喝酒边聊。”
孙安福笑道:“只顾与大哥说话,忘了饿了,听大哥的边喝边聊。”
顷刻间,桌上摆上六盘菜:一盘清蒸鲅鱼干、一盘酱牛肉、一盘红烧肉、一盘咸花生,一盘盐水毛豆,一盘豆腐干,桌角放着一坛红高粱。
徐盖拉着孙安福坐在饭桌旁,徐盖又向孙五招招手,笑道:“小兄弟,一起来吃吧。”
孙五笑道:“我也饿了。”一边说一边坐在孙安福旁边。管家徐全给各位倒满酒,徐盖劝孙安福喝了三杯,说道:“时间匆忙,只有这几个简单菜下酒,贤弟莫怪,晚饭愚兄亲自下厨做几个名菜,请贤弟品尝。”
孙安福笑道:“小弟,今天可有口福了。”
徐盖说道:“刚才听得贤弟说道,这尊不倒弥勒佛雕刻佛像,是亿城寺方丈亲手所做,莫非贤弟与这位高僧有些渊源?”
孙安福笑道:“徐大哥有所不知,敝府与亿城寺方丈颇有渊源,四十多年前,亿城寺建寺时,我祖父出了些钱,从祖父、家父到小弟,每年都给亿城寺布施些钱财,是亿城寺的施主檀越。”
徐盖问道:“亿城寺方丈有些来历?”
孙安福答道:“亿城寺五六百僧人,德才兼备出类拔萃者才能当上方丈,听家父说:‘亿城寺方丈慧通大师,出身武将世家,从小熟读兵法精通武艺,十八、九岁就立了大的战功,由于卷入当时北齐皇族内部纷争,他支持的那派皇族失势了,他逃了出来,隐姓埋名在亿城寺当了和尚。慧通大师悟性极高,学佛心领神会。
十多年前,第一任的方丈和尚年高体弱,且已经达到功德圆满的程度就退位了,经过僧众推选,慧通大师成为亿城寺第二任方丈了。”
管家徐全再次给各位倒满酒,徐盖说道:“徐全,晚饭我亲自下厨做几个名菜请孙贤弟品尝,你去多准备些食材,另外让仆人收拾好两间客房。”
“是,老爷,小的这就去办。”徐全应了声,转身离去。
徐盖喝了一口酒,叹了一口气,说道:“贤弟,说起来惭愧,我徐家世代为官,高祖父在南齐任直阁舍人,曾祖父官至荆州刺史,祖父后魏大中大夫,任濮阳郡守,家父在北齐任谯郡太守。愚兄我不文不武,只能靠祖宗产业做个富家翁。北齐六帝大多昏庸无能,荒淫无耻,奸臣当道,忠臣良将,屡屡被害,家父心灰意懒,没打算让我去做官。愚兄我少壮不努力,到如今年近四十了,还是一事无成。”
孙安福道:“小弟也听说北齐享国二十八年,历经六帝,只有孝昭帝高演称得上是德才兼备,可惜他在位第二年便因坠马事故重伤而死,在位仅两年。”
徐盖接着说道:“贤弟,愚兄想拜见慧通大师,烦请贤弟引见,此后愚兄每年给亿城寺布施些钱财,也要做亿城寺的施主檀越。在慧通大师方便时,请慧通大师指点指点长子徐懋功。”
孙安福笑道:“好说。”
徐盖说道:“大隋朝结束了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成为统一王朝,时下民生富庶、百姓安居乐业、政治安定,我希望长子徐懋功长大后能有个好的前程,时下让他多结识些能人志士。”
孙安福笑道:“此事包在小弟身上,明天早上大哥与我一起出发,中午前就能到我家,下午就能见到慧通大师。”
徐盖说道:“愚兄多谢贤弟成全。”
孙安福问道:“令郎徐懋功多大了?”
徐盖答道:“今年十二岁了,去私塾了,傍晚就回来了。”
孙安福一仰脖喝光酒杯中的酒,放下酒杯,道:“酒足饭饱,多谢大哥盛情款待。”这时孙五笑道:“我早就酒足饭饱了,在听两位老爷说话。”
仆人撤下酒杯、盘子、筷子、酒坛,摆上茶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