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魏野仙踪》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魏野仙踪 () >> 第二十一章.大汉帝国的老朽与少...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17821/

第二十一章.大汉帝国的老朽与少...(2/4)

带着习惯性的嘲讽笑脸思考的时候,丝毫没有注意到街市上的往来行人有些畏惧地避开他,间或有一二老者小声对儿孙告诫道:“青绦扎袖子,半蓄短胡子,带剑出游,不知揖让,这样人一看就是不学好的无赖游侠儿,你们将来切莫学他。”

新鲜出炉的无赖游侠儿魏大兄并不知道,只是在街面上溜达了一圈,自己的风评就已经降得比他嘲笑的那些家伙还低了。

说实在的,今日逢集,从金市口一路朝南的人流比往日多了不少,不但洛阳城的商户排出了开门迎客的模样,京畿这些庄子上的渔樵耕贾诸色人等也牵驴拖车地进城来做些小买卖。一日不死要吃,两日不死要穿,贵人盛夏要沉李浮瓜佐鲜脍,富户隆冬要燃薪烧炭偎兽炉,孔乙己赚得了几文钱也要站在柜台旁叫一碗黄酒几枚茴香豆,杨白劳欠了一屁股高利贷仍不忘在除夕前夜为女儿扯二尺红绳去盘头。富贵高门且不去说他,这片土地上平凡如稗草的人们仍然乐于从生活的苦涩中咂摸出一点甜味,并愿意为了这点甜味带来的鼓舞而奋斗终身的。

而此时汉儒们理想中的圣贤治世,大概就是这样一个贵人安于享受封邑上的出产而小民乐于用葵菜羹泡麦饭填肚子的世道——了不起在葵菜羹里再添半勺陈酱好了。当然,在当今天子以身作则地到处兼并田产以奉一家一姓的表率下,大汉帝国的平头百姓日子过得不怎么好,不要说是麦饭陈酱,就是秋葵菜羹,如今很多人也吃不到了。

说到秋葵,魏野对这种号称“百菜之主”却只能用来腌咸菜、炖菜羹的传统菜蔬实在不太感冒,比起那滑而微涩的口感滋味,魏野倒还更看重它清热祛燥、能加在外丹药饵中调和火毒的药性,况且现在也不是秋葵上市的节令。倒是有些农户趁着今春雨水多,野菜生得茂盛,采了成篮成篓的荠菜、苦菜,让家中老人拿到集上来卖。白首乡老牵驴,黄发童子背篓,就这么老老实实站在市坊不起眼的一角,也不吆喝,只是将满篓的春菜给过往的人看。若是有人中意,一二枚大钱就能换小半篮嫩生生的鲜荠菜,再买一尾刚出洛水的肥鲤鱼,回去叫浑家整治起来,就着渐暖薰风小酌一杯村醪,安然消受这天子脚下首善之区的仲春之景,则真是不醉而醉了。

至于公卿巨族,荠菜鱼羹这等应节令的菜品不过是点缀而已,倒是旁的事更惹他们关注——领着宫中宦官总管身份的张让张常侍的府邸中杏花开了,据说花间殿宇掩映,比诸禁中有名的杏间堂皇之殿都要华美三分。为了一份张常侍招饮的帖子,已经有好几位贵官出了高价,期间剑拔弩张之势凶险莫名,就差没有把狗脑子打出来了。原因无他,谁叫张常侍乃是天子亲口呼为“阿父”、掌着天子四园卖官鬻爵大权的天字第一号大貂珰,无论是欲在仕途更进一步,还是打算出镇一方大州郡长保家门富贵,求到张常侍门下便准没有错。

就是那等没资格在张府门前递帖子的杂流佐官,也要趁着这早春时候四下活动起来。再有几日,就是临水修禊的绝好日子,再清苦的冷衙门,也要将公中的钱粮派出一笔来备醴酒、买祭肉,而杂佐官想要在这样的日子里衣冠精洁地厕身其间,总不免要怀着新妇备餐奉舅姑的心情,多到上峰那里走动走动了。

只是上官们看到发如雪而须如银的“新妇”笑得一脸褶子地奉上礼品的时候,究竟是何种心情,那便不得而知了。

比如街角卖鱼的汉子就对面前这个皓首白须的黑衣老者有些无奈,分明都已是偌大的年纪,还只得一顶杂官和不仕文儒才戴的一梁进贤冠,身上的朝服襌衣也是蚕丝苎麻混织再染黑的廉价杂绫,简直就是宦海中只沉不浮的最好例子。偏偏人不服老,还捋起袖子捏着一条约莫斤把重的鲫鱼,振振有辞地在那讨价还价:

“老夫在都门奔走三十年,对这集上行市最清楚不过,春日鱼鲜,又不潜在水底,最是容易网着,往年此时,每斤鲫鱼不过作价七文。你这厮惫懒,却开了个十三文的天价,莫非

状态提示: 第二十一章.大汉帝国的老朽与少...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