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笑读朱元璋》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笑读朱元璋 () >> 第五十八章 察罕帖木儿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176502/

第五十八章 察罕帖木儿(2/3)

,并且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实践。

陈友谅将每艘舰艇打造有三层楼高,每舰各分上中下三层,下层用于船手海员摇浆使用做为基本的动力来源,中间一层供储存粮草和海员们休息并做为后勤储备仓库,最上面一层则装备着长枪短炮,供进攻和御敌而用,做为最基本的进攻先驱。

这些船从表面上看除了高大上之外,还有另外几大优点:

第一点,在舰船的稳健性方面,做为舰船的设计者和制造者于一身的陈友谅明显下足了工夫,船体建造完成之后,命人用铁皮将船只整个包裹,并将最上层甲板处进行了深度加工,船员在夹板上可以来回跑马练兵,即便是在汪洋漂泊的海上,依旧可以紧抓士兵的训练问题。

第二点,在当时那种尚算是冷*交替的时代,海上的船只还处于相对保守的阶段,最大的船舶估计也就能够承载着一百来人,一艘舰船就装着几千兵马的船舶还远没有出现。而当时另外一支后起之秀的朱元璋,手上的水军船只也不过就是装纳十几个人,如果抛除掉不怕撑破撞烂压沉的条件最多也就装个几十人就算很不错了。另外还有几艘真的能硬装上一百来人的船只,也就只剩下了那几艘老得掉牙破的掉渣碰哪哪响唯独喇叭不响的烂船了。

这种垃圾货色别说和陈友谅这个桀骜不驯的混蛋玩意来一场说干就干的军事游戏,就算是让这些老掉牙破掉渣的烂船下海怕是还没到江心就得解体淹没。鉴于自己保命为主战斗为辅的人生准则,还是让它老人家免动干戈为好。

第三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做为绝对阴谋家出身的陈友谅为了断绝船层与船层之间的通联,在战时不因为上层的兵败与否而影响整体的军士士气,陈友谅特意命人将船层隔开,断绝彼此的通联,这种情况就等同于我们现在军事战斗中的无线电静默,即便是上面炸开了锅闹翻了天,底下的士兵也依旧会拼了命的干活,互不干扰。

在当时那种没有强化钢板做军事支撑,没有隔音设备做隔绝保证的条件,更没有强大的国家军工能力做为保障的条件下,做为一个粗人身为一个武夫出身的陈友谅在军舰方面确实是下足了工夫,一切的努力可谓用心良苦,做为一军领袖的陈友谅对于水军的建造确实付出了很多努力。

我觉得如果陈友谅生在当代,必然可以为我们的国防军工事业做出他卓越的贡献,因为这样一个在当时军工基础实在落后的年代,敢将船只造成这么大这么高还这么强并且有胆略有气魄将它扔下江的人实在没有几个。

而在一切都做好之后,陈友谅一边紧抓士兵训练的同时,已经吸取龙江战役教训的陈友谅并没有着急发动再一次的军事攻击。

而是在暗中等一个机会。

等一个在他看来可以将朱元璋这个瘪三一举击垮的机会。

而这个机会并没有让他等的太久。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1年),也就是在朱元璋和陈友谅龙江战役结束后的第二年,也是在朱元璋和陈友谅小范围的军事摩擦不断进行中的第三年,面对着全国上下不断发起的红色起义愤怒至极的元军决定不再坐以待毙。

身为元顺帝的妥懽帖睦尔命令全体将士重振雄风,在身处元大都也就是现在北京的元朝大军对起义军进行军事镇压。

首先镇压的对手就是距离他们最近的山东地区的叛军。

这时候镇守山东的是小明王龙凤政权麾下的大将毛贵。

而不幸的是做为山东最高权利掌舵人的毛贵,因为选用元朝人做地方官而与曾经在滁州自称为永义王此时却已经落难逃到山东来避难的赵均用发生了正面冲突。

不得不说赵均用确实是一个无能且败家的混蛋玩意儿,更是一个屁能耐还没有还能无事掀起三层浪的搅屎棍,只要有他在的地方休想能够安生。

有他在万事不成,有他在祸害众生。

可能是元军玷污了赵均用的父母姊妹,赵均用特别恨蒙古人,同时他对毛贵指派元朝人做自己统辖下的官员极度不满

状态提示: 第五十八章 察罕帖木儿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