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首辅家的长孙媳》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首辅家的长孙媳 () >> 第126章 宽籍与否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176090/

第126章 宽籍与否(2/3)

/p>

次日便告了李济要往松果山再度卜问的事,这回却也让申氏随同,自然又带上了金妈妈。

莫问这边已经得到春归的报讯,和上回王久贵家的案件一样,全然参不透春归哪来的把握让他使用那番说辞,不过莫问的好处就是竟管好奇得抓心搔肺,在外人面前尚能维持高深莫测的架势,他一番观测气色,当金妈妈说出一字来,这回甚至没有拆字解意,光把那眉眼冷淡下来:“既然心知令郎去处安危,又何必再来测问。”

莫说仆妇神色悚畏,就连申氏也是心头震异。

她不是儒生,和此时绝大多数妇孺一样,对于鬼神佛道之说心存敬畏,不过因为莫问并不在正统道观修行,申氏只是风闻他的神通,心中实在半信半疑,尤其是上回陪随丁氏前来,却被莫问干脆利落推拒测算后,申氏几疑这年纪轻轻的小道是名不符实。在她看来王久贵一介商贾能有多少见识?指不定是被市井上那套装神弄鬼的手段给糊弄了,又兴许是赵州尊早就安插了眼线察探得知那白氏死得蹊跷,为了争取王久贵的供述,授意长子长媳一番行为,于是顾娘子才利用莫问是道士的身份,先取得王久贵的信任。

可申氏却对自己治家的本事极为自信,涉及正妻红杏出墙的丑闻,除了少数几个知情者,她不信丑闻已经败露,更不可能被赵州尊察实偃青的去向和安危。

然而莫问却能一语测断,直言金家的明知儿子行踪,话说得如此笃定,若非真有神通卜算准确,何至于此?

申氏心中意念大动,根本便不关注丁氏在听闻莫问道长的测断后是否明白那暗隐的意味,她赶忙起身向莫问施礼,极其诚肃地恳求卜算李济的前程安危。

当得到一句“劫难正迫眉睫”的断辞,申氏几乎是摇摇欲坠。

原来就在昨日春归邀请丁氏聚谈时,兰庭也主动去见李济,“转达”了赵州尊的意思,那就是根本不会将李济纳入羽翼,对于前程兴旺毫无担保,似乎也根本就不在意李济手中那些关于施良行的把柄。这自然让李济恐慌无措,更加担忧赵江城已经有了挫败施党的胜算,论来他并不算施良行的心腹,只是因为长官、属职这层关系成为天然的阵营,当然他若再废心钻营些年,也许能够成为施良行的心腹进而飞黄腾达。

不过前提是施良行不能在此时就败下阵来!

李济真切感觉到了危机,他不知袁阁老能否力保施良行,但能够肯定的是施良行为了自保脱罪会寻替罪羊,有谁比既非心腹又确然落下实惠,分取了赃款的自己更加合适?

这就是李济为何急着见风使舵的原因,但他万万想不到赵江城竟然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矢口拒绝了将他纳为党从借机扩充人势,李济这下子就真的成了双方都能舍弃的棋子,很有可能比施良行还要罪重。

申氏和李济心心相印,自然是荣辱共担,且她的父兄又都是李济的谋主,眼下的险情申氏一清二楚,当听大凶的断辞,又怎能不胆颤心惊。

这下子干脆膝跪施以大礼,更加诚心的恳求解厄之法。

“世间劫祸多因贪婪求全的妄想,也即解厄先需戒贪。”莫问全然是按春归的授意简单明了应对,之后便起身送客。

其实如申氏一般对鬼神佛道心存敬畏的人,自该懂得因果孽报的道理,否则那些作恶多端的人岂不是皆能通过礼敬神佛而不受惩治?莫问的告诫对于申氏而言自然没有多么醍醐灌顶的效果,只不过让她彻底打消了心中那点子饶幸,回去后不仅自己对李济多有规劝,也说服了父兄和她一齐建议。

——既然已经是和施良行同流合污,还是打消换一株大树继续乘凉的盘算罢,李济此时并非没有退路,只要坦诚供述施良行诸多贪赃索贿的罪行,至少能够争取从宽,不被彻底贬斥永不复用,甚至沦为罪囚。

就算李济今后的仕途必多艰难了,应当无望高官厚禄,但至少不会牵连宗族以及子女,丁氏是实权之家,李门宗族看在李济还有这样一门有力的姻亲份上,族老也不会因为李济仕

状态提示: 第126章 宽籍与否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