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133 身份真相(1/4)
新帝登基一年,朝堂之上看似平稳,实则暗流汹涌。
苍梧楚家举家迁回苍梧城,也引起了轩然大波,摄政王在朝堂之上大怒摔杯,底下的人噤若寒蝉,却无人敢回答他的问题。
楚家离京并未上报陛下,看似大逆不道,实则并没有违反任何律法,因为袭承了国公爵位的楚父,并没有离开燕京,或者说,整个楚家,除了一些仆人和无关紧要的旁系族人,所有的族人都迁走了,包括楚母木琴,而他们,都是没有爵位的人,离京并不需要上报陛下。
所有人都看得出来,楚父虽然还是国公,但实则楚家的权力早就已经从他手上被夺走,交到了他的弟弟手中,他的弟弟楚家老二,如今才是名正言顺的楚家家主,而楚父已是昨日黄花。
国公爵位只是一个虚名,如今庞大的楚家,楚家老二才是真正的掌舵者,而楚家老二的离京,才代表了整个楚家的真正态度,楚父,不过是一颗被抛弃的棋子。
所有人都知道,楚家之前在政治利益上与摄政王发生了冲突,原本以为楚家会让步,结果他们却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摄政王会如此震怒,也是有理可循。
没有人会觉得摄政王这次会就此揭过,他肯定是在等待时机,然后雷霆一击。
可实际上,摄政王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这般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他如今,只能算得上是焦头烂额。
方启文从决定向沈崇之真正策划覆灭计划的开始,脑中那根弦就绷得紧紧的,沈家不是好对付的,他必须要从长计议。
他决定先从沈国公的军权动手,很简单的一道旨意——沈国公虽然身在燕京,但他掌握的,却是西北大军,乃西北大军掌军大元帅,而摄政王却一张调令,让他到了京城,调任天下兵马大元帅。
天下兵马大元帅,调动天下兵马,掌天下兵权,官居一品,这是一个名头非常大的职位,跟摄政王这个名头相差无几,自打大晋开国以来,就没有这个官职,沈国公是受创,看起来,沈国公应该是升官了,应该值得庆贺才是。
可是,这个职位却与军中一条从大晋开国以来就定下的第一条铁规相悖,表面上天下兵马大元帅是能够调动整个大晋的兵马军队,但军中有令,地方军队由大元帅掌控,除了大元帅兵符与皇帝兵符合二为一可以调动,其他人异动者,死。
而燕京的军队,则是直接掌握在皇帝手中,现在,自然是掌握在摄政王的手中。
明升暗降,沈国公的一个天下兵马大元帅,看似威风,实则架空了他的所有权力,就实际上来说,还不如他原本的西北大元帅一职。
摄政王非常满意自己的这个想法,认为这一步是大大的妙棋。
可任他也没有想到,他的这张调令,出了他的书房,就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摄政王愤怒地开始调查到底是谁这般胆大妄为,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作乱的时候,他恍然惊觉,站在他对面,不是一个人,而是许多人。确切的说,是权贵门阀扶持下的各路官员,因为他的这张调令,都站到了他的对立面。
并不是明目张胆地与他作对,但是他发布的每一条政令,出了他的书房之后,都举步维艰,到了完全无法实施的地步。
摄政王忘了,就算是他那个文成武德的明君皇兄在位的时候,沈崇之让他这般的震怒,恨不得杀了他以图后快,可都不得不按捺下杀心,只是夺了他的军权。这还是他在朝廷之上多年经营,许多人不敢反驳的后果。
可他现在,一动手,就直接动到了沈国公的头上。与其说他是想要打压沈家,不如说,他是在打压以沈家为代表的整个权贵势力,若是沈家被他打压下去了,那么固若金汤的权贵势力就如同被打开了一个缺口,随后引起的,就是滔天巨浪。
权贵们不会允许他这么做,自然要反对他,摄政王遇到的所有阻碍,都是权贵们放出的信号。他们做得很明显,若是面对皇帝,也许会收敛一些,曲折一些,可摄政王只是摄政王而已,少了一个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