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七国之乱—第三节 串谋(二)(2/2)
率挺高,很快就有了举措,削他六个县。生存环境本就拥挤,这下可好,六个县轻轻松松就没了。这对他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就在刘卬哭爹喊娘地叫唤时,兄弟们纷纷送来了慰问信,在精神上给予了莫大的支持。当然,在支持之余,又增舔了几份对朝廷的不满。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再添一把燃柴就能燃起熊熊大火。
送燃柴的人适时赶来了——吴国使者。
刘卬很干脆,拉住使者的手感慨:你来的太及时了,我正准备派人去见吴王呢。
他表现的太过热情,反倒让使者有点不好意思。
分宾主落座后,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进行了一番开诚布公、毫不遮掩的交谈,就双方共同关心的事宜达成了共识——造反。
可在讨论职责分工和将来利益分配时,出现了争执。
使者认为,吴国实力最强,吴王资格最老,此次合作应该由刘濞领导。当然,事业成功后,刘濞也应该为最高领导人。
而刘卬却提出了疑义。其一,吴王虽然有资历,但做为领导人不太合适,原由很直接——他是旁支(刘邦的侄子)。其二,吴王虽然有实力,但我也差不了多少,我可以联络兄弟们一同起事,声势将会更大。最后刘卬提出:为了共同的事业,还是由我自己勉为其难地当这个领导人吧。
这个话题让双方争的面红耳赤,最终也没能磋商出个结论。使者无奈,只好表示:回去征询领导意见。
刘卬也不挽留:快去快回。
话说到这份上了,也不好意思留下来蹭饭,只好打马重往吴国跑。
一口气跑到刘濞面前,上气不接下气地汇报了此行收获及留存问题。刘濞拧着老脸:小子,你也太猖狂,不掂掂自己有几斤几两,敢和老子抢生意。不过刘濞是耍**的老手,只要你配合造反,将来的事还是留到将来解决吧。
他瞪着眼对使者说道:你原路返回,就说待将来大事已定,吴王和胶西王可平分天下。
使者一躬身,扭头就又跑了回去。不过在此时,去赵国游说刘遂的使者已在回家的路上。
一样的差事,也有了相似的结果;但遇到不同的对手,就有着不一样的工作强度。人家消消停停地观光旅游,可自己却翻来覆去地丈量路程,快把两条腿给跑断了。
没办法,走吧。
使者一口气又跑到刘卬的面前,把刘濞的话原封不动地复述了一遍。
刘卬勾着脑袋斟酌半天,咧嘴坏笑一阵后,点了点头:好,就按吴王说的办。可在心里却想的是另外一回事:娘的,迟早让刘濞老小子知道我的厉害。
使者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再跑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