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武灵新变﹙三﹚(1/2)
ps:1、起源
院与书有着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宋代学者王应麟的《玉海》曾经对书院作过解释:“院者,垣也”。书院是指用一圈矮墙将建筑物围起来而形成的藏书之所,似乎就是古代的图书馆,今人常将“图书馆”三个字缩写成一个方框,里面填个“书”字,可能就是沿用此意。
1、起源
院与书有着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宋代学者王应麟的《玉海》曾经对书院作过解释:“院者,垣也”。书院是指用一圈矮墙将建筑物围起来而形成的藏书之所,似乎就是古代的图书馆,今人常将“图书馆”三个字缩写成一个方框,里面填个“书”字,可能就是沿用此意。
院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汉代,与汉代的“精舍”、“精庐”有一定的承继关系。“精舍”与“精庐”为汉代聚集生徒、私家讲学之所。《后汉书无-错>...包咸传》载:包咸“少为诸生,受业长安,师事博士右师细君,习《鲁诗》、《论语》。后住东海,立精舍讲授。”《三国志.魏武帝纪》载:“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后汉书.儒林传论》载:“精庐暂建,赢粮动有千百。”不过汉代的“精舍”、“精庐”,私家讲学皆由口授,限于当时的出版技术水平,尚不具备藏书条件,将它们当作书院的前身未尝不可,但还不能算作真正的书院。书院这个名称始于唐代。随着纸张的大量使用和雕版印刷术的发展,书籍越来越多,必须建造较大的院子来安置藏书。以方便读书人。于是就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书院”。元代欧阳玄在《贞文书院记》中说:“唐宋之世。或因朝廷赐名士之书,或以故家积书之多,学者就其书之所在而读之,因号为书院。及有司设官以治之,其制遂视学校……”书院根据主办者的不同,也随之形成了官办与私办两类。唐代最初设立的官办书院是丽正书院和集贤书院。私办书院有张九宗书院、义门书院等处。早期的官办书院是唐王朝修书、侍讲的地方。经过多年的战乱,大唐王朝立国时百废待兴,为统一思想。繁荣文化,经籍更亟待收集、校勘和整理。唐玄宗开元年间,在全国征集收藏于民间的图书,共收集到图书三千六十部,五万一千八百五十二卷,尚不包括佛经、道经等,不仅大大超过了前代,也是唐代藏书最丰富的时期。为了更好地整理图书,除在国家藏书机关兼校书机关“秘书省”、“弘文馆”、“崇文馆”等处藏书、校书外,还专门设置了“书院”这一机构开展此工作。开元六年(公元七一八年)设丽正修书院。十三年改称集贤殿书院。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随笔》中写道:“书院之名,起于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当时,在书院中设置了学士、直学士、侍读学士、修撰官等,掌管校刊经籍、征集遗书、辨明典章诸事务,主要的任务是备皇帝垂询。唐代还兴起了许多私人创建的书院。《全唐诗》中提到了11所,见于地方志的有17所。如张九宗书院,据记载,该书院“在(四川)遂宁县,唐贞观九年(公元六三五年)建”,比官办的集贤书院还早九十年。这些书院多半只是读书人自己读书治学的地方,不过也有一些书院有教学活动,并有数量可观的藏书。《九江府志》记载义门书院“唐义门陈衮即居左建立,聚书千卷,以资学者。”…
2、发展
书院和书院藏书的大发展应该说在宋代。北宋初期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国力渐趋强盛,士子们有了就学读书的要求。而朝廷忙于武功,一时顾不上文教,更缺乏财力兴办足够多的学校满足各地士子的要求。因此,各地名儒、学者和地方官吏,纷纷兴建书院,以培育人才。当时的一大批著名书院,如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吕祖谦在《鹿洞书院记》中说:“国初斯民,新脱五季锋镝之厄,学者尚寡。海内向平,文风日起,儒生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大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