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潇潇雨歇》

ABC小说网(abctxt.cc)

首页 >> 潇潇雨歇 () >> 瓦岗三年 引子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bctxt.cc/163951/

瓦岗三年 引子(2/3)

这份诏书,用很明确的语言告诉大隋的将军们,告诉大隋的百姓们,你们想要得到金钱和富贵吗?你们想要享有高官厚禄吗?想的话,就去为本皇帝打仗吧。只有在战争中做出了开辟山河的大功劳,本皇帝才会给你们超级封赐,你们的子孙才能世代享受荫泽。

让大好男儿热血沸腾的皇帝诏令,自然比瓦岗寨的自由生活更吸引人。于是,瓦岗寨在最初的几年中,基本上处于止步不前的情况。而他们日常的战斗也就是在汴水所经的荥阳郡和梁郡边界,干点杀富济贫的事,伏击一下河上道上那些“为富不仁”的商队。最能称得上战争的,不过是击败了几次政府军的围剿。在大业十一年(615年),经过五年多的发展,这支队伍终于发展到几万人,成员中以贫苦农民和渔猎手为主。

…………………………………………………………………………………………………

就在瓦岗寨艰难创业的时候,大隋江山却在三次征伐高句丽的战役中走向倒塌。大业七年(611年)、大业九年(613年)和大业十年(614年)的三次征伐高句丽,不仅拖垮了本应蒸蒸日上的大隋,还把杨广的声威降到了最低点。

就在隋炀帝杨广为第二次出征高句丽如何取胜大费心血的时候,各地的起义军已经如同星火燎原开始全面爆发了。这其中除了那些被迫选择起来反抗的民众,还有一些门阀和军队,而其中杨玄感的反叛则是其中产生影响比较大的。

杨玄感和翟让他们不同,他不是普通百姓,也不是南朝遗臣。他不仅是前宰相杨素的儿子,而且在造反时的职位是大隋朝的柱国将军,还是世袭的楚国公,掌握有朝廷重权。杨玄感的造反实际上是隋朝朝廷内部势力公开的决裂表现,是一部分贵族多年不满的集中爆发。

如果说,开挖大运河和三征高句丽对百姓造成了巨大影响,逼得他们不得不反,那么,隋炀帝杨广和他老子隋文帝杨坚对贵族阶级的清洗就是杨玄感等人造反的主要原因。

杨坚自己就是造反起家的人,他深感士族门阀对政权的威胁地位。因此在他晚年,就对贵族势力进行了打压,许多开国功臣被驱逐或杀戮净尽。那些剩余的贵族表面噤若寒蝉,实际上的憎恨和不满却在不断积累中。

隋炀帝杨广完全明白父亲的用心,继续打压和控制贵族势力在他上任后也是重中之重。不过,他采取了与杨坚不一样的手段,那就是软刀子杀人。他不仅要这些贵族的命,还要革去他们赖以生存的根,这就是权利掌握者的扩大化和平民化。

隋朝建立之初,在政权阶级上还是继承了南北朝时期门阀政治的余韵,贵族与平民仍然是两个世界。贵族子弟一生下来,就注定要进入中央权力机构,成为人上人,而平民永远是平民,再有本事,没有特别的机遇,也只能是低人一等。

基于这种情况,隋炀帝杨广上台之后,首先就推出了他诸多政治发明中最有名的一个:科举制。科举制打破了门第、地域、年龄界限。平民通过科举就能一举成名,这不能不说是打破贵族阶级垄断的最有利手段。这一手段后来也被整个封建王朝继承,成为一千多年里中国最主要的人才选拔手段,并一直延用至今。

在实行科举制度为国选官的同时,大业五年,杨广又“制魏周官不得为荫”,使那些无功受禄的关陇贵族子孙不得再靠门荫得官爵。这一规定,一举打破了家族权力继承制度,彻底剥夺了门阀贵族子孙们的享乐生活,敲响了门阀制度灭亡的丧钟。

比起隋文帝杨坚的血腥手段,杨广的手段显得很隐蔽,也很有效。然而,那些门阀贵族并不是个个都是肉粥白痴,他们也很清楚地看到了杨广的用心。面对日益削弱和消失的权利,他们中间反对隋炀帝的势力也日益强大起来,并随着杨广征高句丽的失败,一下子爆发了出来。这就是杨玄感造反的真正动因。

但是,杨玄感造反的时机选择明显不对。虽然那些旧势力的门阀贵族是反隋炀帝的

状态提示: 瓦岗三年 引子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